不过反正是荒郊野外的,只要在成本范围内,就算修出个鸟巢都没问题,喻娘子也就没在意这点小事。
原本计划的修路是长宽一起来,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喻娘子算过修路时间和成本以后就果断放弃了宽度选择长度——先修出一条从五指山到城市的路,再一点点朝两边扩充吧。不然走着走着就没路了伤人气。
在做出了选择以后,道路修建的长度便骤然开始提升,女工们在钱粮的驱动下进行两班倒,喻娘子这边进行流水线作业全力保障后勤,加上大胆采用了两头修路的计划,只用了三个月便完成了从五指山到城市的道路作业。
虽然小老太太们差点不够用,虽然宽度只能走一辆四轮车,虽然本来应该在中间连接的地方差了足足五十米……但这都是小事,总归是有条安全的路了。
道路没修好之前有村民试探着在水泥路上行走,然后就发现这古怪的长路跟土路不一样,甚至都比得过官道了——五指山这旮旯穷,官道已经几年没有修缮过了,走着走着就是一个大坑。
感受了一下水泥路的触感,有村民就不愿意走官道了。
道路一点一点的修,村民一点一点的聚集,等水泥路修好了以后,这边已经很热闹了,喻娘子没收过路费,只是隔上一段路边搭一个茶棚,供应些热水吃食,还能给钉牛马骡驴的蹄铁。
铁料的来源倾情感谢土地做出的无私奉献,以及大圣的好胃口。
喻娘子也是后来才发现,大牲口要走水泥路,蹄铁就是少不了的东西,这玩意就跟牛马骡驴的鞋子一样,人能不穿但他们不行,要是不钉蹄铁还强走水泥路,就等着自家的宝贝大牲口一瘸一拐吧。
茶水摊子就明晃晃的摆在那里,穷惯了的村民起先根本不舍得花这份钱,但道路的通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来来往往的人多了,总有些挣钱比较多的想要对自己好一点,于是坐下要一碗白水,就着饼子填饱了肚子才回家。
但这种舍得花钱的终究是少数,不过喻娘子茶摊上的目标也并不是他们,而是商队。
五指山原名两界山,顾名思义,这地方原本就是大唐和其他国家的边境,只是唐王征西领土扩张,五指山才被纳入版图范围,在跨国贸易的强大利润诱惑下,这边也曾有过一条商道的雏形。
可惜被双叉岭的几个妖给毁了。
大多数商队都惜命,听到双叉岭有妖以后直接绕道而行,这里的繁荣还未形成便被打散,弄成现在这幅凋敝模样。
喻娘子初次听到的时候也觉得害怕,甚至想着劝说徐墨阳换地方——直到她听到两个妖怪的名号。
熊山君、特处士。
突然就不害怕了呢。
不是她吹,这两个名字她可是耳熟的很,毕竟那枚金镶玉的臂环是真的漂亮,流水般送来的礼物也是真的大方。
如果不是重名的话,那这两个妖怪定然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喻娘子是个谨慎的性子,在多方打听后,确定那两个为非作歹的妖怪就是她知道的两个,只是这地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像一直没人知道这两玩意已经嘎了的真相。
不,也许不是没人知道,只是知道的人不愿意说罢了。
不过没关系,喻娘子张了嘴,商人都是逐利的生物,当年这边能形成商道的雏形,必然是相对来说各方面的最优选择,时光流逝岁月变迁,一些优势已经不再是优势,但有一些相对另一条商路依旧是强项。
比如不绕弯子带来的低成本。
因为道路宽度有限,扩张还需要一段时间,喻娘子也就没有让茶棚刻意宣扬双叉岭已经没有妖怪的事情,但因为有人提起来的时候也没有故意隐瞒,这个消息还是慢慢的传了出去,从村到镇再到城。
来求证这个消息真实性的人越来越多,大部分都不好意思直接问,而是会到茶棚里要一点东西,再装成闲聊的模样。
于是茶棚的生意就这么诡异的好了起来。
喻娘子虽然对这个发展出乎意料,但接受良好,甚至为了赚这一波快钱,她将煎饼果子鸡蛋灌饼烤冷面等一系列早餐提前拿了出来,给虽然满满当当但只进不出的仓库好好回了一波血。
她原本的打算是花一两年时间把道路拓宽,然后针对商队进行精准宣传,到时候茶摊的配置也差不多了,村民也有了些做生意的概念,就能接待商队细水长流的挣钱,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有些钱真的就是硬往手里塞,徐家也只能含泪收下。
本以为这就是送钱的极限了,没想到一些富户在吃喝完又钉了蹄铁后,敏锐的发现了水泥路这玩意似乎很不错,当场就找人带了话说想买些水泥回去铺地,给出的价格也非常不错。
喻娘子能怎么办呢?她只能含泪赚钱。
而这也并不是结束,在接待完好奇的群众,又招待完对水泥心动的富商后,本应该是嗅觉最灵敏的商队终于到来,开启了新一轮的消费狂潮。
第212章那是六娘的命!
“赚不完,根本赚不完——”
在喻娘子对着比她还高的账本发出嘶吼的时候,棉花也终于成熟了。
如同开镰仪式一般,在棉花正式收割的时候,徐墨阳难得被请了过来,有些笨拙的摘下第一朵成熟的棉花。
然后就又被请了出去。
开玩笑,自家郎君就是盏美人灯,多吹吹冷风都得咳嗽几天,在仪式感中充当吉祥物还行,真的干活?
是觉得日子过的太好,想换个主家了吗?
再说了,摘棉花也算不上什么好差事,玩笑一样的摘一朵两朵是乐趣,真的当农活干起来,一天下来也得累趴下。
采摘棉花是个要紧事,喻娘子扒拉了半天依旧没有足够的人手,便直接招了一批临时工,给的钱算不上多,但足够改变一些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