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在知道这句话的完整形态的时候,云娘子差点没把自己气炸,她在长安城讨生活的时候,因为识字始终没有沦落到最底层,在她的认知中,最残忍的父母便是打骂孩子还不让孩子吃饱。
即使到了徐家知道了女子的生存艰难,也没有见过如此明晃晃的恶意,这里哪里是不重视女婴,分明是根本没想让女孩活着。
而且更吊诡的是,这种情况只存在于村庄里,小镇乃至城中反倒不会对女娃有这样大的恶意,明明应该是越繁华的地方女子受到的束缚反倒越重,但在这边却反过来了。
“按照旧例处便是。”
喻娘子倒是不怎么在意,她们这边不是开善堂的,女婴往这边一丢,等徐家教养好了长大再来认亲的好事压根别想,嘘寒问暖不如打笔巨款,想要找回女儿啊?先把赡养费学习费培训费精神损失费……结算一下。
徐家可不做亏本生意。
“我知道,只是心里有些憋得慌。”
云娘子叹了口气,说句不好听的,这些女婴能送到这边都算是疼爱的了,真的连这点子路都不愿意走的,有些就是直接往地上一摔……
“慢慢来吧。”
喻娘子早就习惯了,她从小到大因为性别的缘故被放弃了一次又一次,活下来也不是上天的垂帘,而是靠自己争出来的命。
五指山范围内,一个偏远的山村中。
一个刚生产完的母亲哀求丈夫放下女儿:
“留下丫头吧,她五岁就能去挖石头挣钱,八岁就能参加徐家的招工,也用不了家里的多少东西,日后还能留着换亲呢。”
男人思考了一会儿,终究把女儿塞到了妻子怀里。
“五岁要是还不能养活自己,别怪老子把她卖了。”
妻子抱着女儿哽咽着点头,这是她生下来的第三个女孩了,也是唯一活下来的一个。
第211章修一条大路
徐墨阳跟大圣的感情稳步升温的时候,女郎们也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逐渐扎下了根,回想起这大半年的时光,就算是喻娘子也不得不感叹一句:真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啊。
徐家的车队刚来的时候,当地的大户都在默默评估徐家的情况:队伍论起人数来算不得什么大阵仗,但加上一眼望不到头的车辆,那就又是另一种情形。
尤其当有心人发现喻娘子她们虽然一路买买买,但是买的大多数物件都是寻常人使用的以后,对徐家车队的重视程度立马就又提高了好几个等级。
这种采购模式,要不就是真的没钱,要不就是主家看不上这边的物件,而在喻娘子直接将绣坊的缂丝买下来以后,贫穷的可能性便被悄然抹除了。
一寸缂丝一寸金,整个绣坊的镇坊之宝也不过这么半匹罢了,那喻姓娘子却是眼也不眨的全要了,可见其财力。
而那些随侍的女郎也并非花样子,有那积年的老猎户悄悄看过,拍着胸脯说那枪缨本不是这个颜色,这话乍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可仔细一想……嘶,惹不得惹不得。
现代有首打油诗:别人囤粮我囤木仓,别人就是我粮仓,别人囤木仓我囤粮,我是别人眼中的大肥羊。
虽是玩笑,放到唐朝这边也是一样的,只有钱财就像是美貌单出,除非本身欧皇不然就是死局,在这个丛林法则更加鲜明的时代,武力值才是一切的基础。
五指山这边的家族只喜欢吃肥羊,对不太好惹的刺猬没什么兴趣,加上喻娘子她们也懂事,并没有直接到城里抢占地盘,所以在最初的时候双方默契的维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场面。
而这对徐家女郎们来说,已经够了。
喻娘子并不急于盈利,她同秦叶两位娘子是不一样的性格,相对于将生意从小做大逐步分点,她更喜欢的是在漫长的准备期后全面爆发,就像是竹子拔高,亦或是蜘蛛结网。
但这边的环境实在是……说句大不敬的,相对于长安做事的查缺补漏,在这边简直就是女娲补天,不,应该说是盘古开天,就算喻娘子是筛子成精,面对这一团乱麻也只能且做且看,更别说她只是个心眼多些的普通人罢了。
不过没关系,修罗场中厮杀出来的女人从不畏惧,再是一团毛线又如何,慢慢捋顺就是了。
在过了冬天以后,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开荒种地,辣椒还没有传到这边来,她们必须抓紧这个独有的优势,徐墨阳说的棉花也是个好东西,虽然想象不出那成熟后“白如雪,软如云”到底是什么感觉,但若是真的,必然也会引起哄抢。
只有人等地,没有地等人,就算喻娘子对居住的大铺通再不满,也耐心的等着工人们忙完了春耕,才火急火燎的开始盖房。
这房子是日后几年乃至几十年,甚至可能是一些人一辈子的住所,所以喻娘子毫不吝啬的盖了整整齐齐的青砖大瓦房,有些雇来的娘子们觉得浪费,但在更多人的心里,房子就是根,只有根扎住了,这心才算是定了下来。
不说别的,这青砖房一盖好,赶来做工的女子又多了不少,因为在村里人朴素的思想中,既然都大兴了土木,自然是要长长久久居住下去的,这份工也就是个长期的活计,也值得他们冒一冒险。
喻娘子知道城里的大户都在防着徐家抢肉,但说句实在话,看惯了大户人家的富贵奢靡,瞧多了长安的繁华热闹,她真的对这座小城瞧不上眼。
刚刚过万的人数或许在这边的人看来已经足够庞大,但贞观五年后风调雨顺,涌进长安城的人也越来越多,在徐家的车队出发之前,他们郎君居住的延康坊都已经超过了三千户人家。
看着不多,但注意,这是户而不是人。
她并非没有其他来钱的路子,所以为什么一定要费时费力的,跟那些扎根颇深的商户抢夺这点少的可怜的资源呢?
喻娘子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这大半年,她的重心只放在三个地方:田地,房屋,水泥路。
在徐家的精心设计下,水泥路跟官道只有少部分重合,大部分道路位于城外的人群聚集点,跟官道重合的地方采用的是并排修建模式,其他地方则显得有些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