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冬雪落下,元日接踵而来。
一年之始,在于元日,这一日,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
天不亮,百官公卿便要入宫,向皇帝朝贺,庭燎煌煌,皇帝身着衮服,在钟鼓齐鸣中现身,百官齐齐拜伏,口颂‘万岁’。
钟鼓停,百官起身,在大鸿胪、太常主持下,按照位阶依次献礼拜贺。
三兄弟天未亮便穿戴好官服、配上印绶,骑马入宫,郗元在家,与崔夫人等女眷一道准备祭祀典礼与稍晚的元日宴饮。
午后三兄弟方回,一行人往家庙祭祖。
自天子至庶人,无不敬天崇祖,祭祀祖先与圣人之处,是为庙。天子有宗庙,卿大夫有家庙,庶人有祠。【1】
祭祀之后,众人先行归去,稍作休息,更换衣物后,再聚于一堂。
公冶晏换下朝服,更上郗元准备的斑斓新衣,他抬起袖子,眯着眼睛打量身上华服,郗元见他神情不对,询问道:“怎么了?”
“这颜色。。。。”
公冶晏望着身上石黄新衣,觉得有些不自在。
他素日偏好深色,尤其是黑色,他年轻,威严不足,便需要从衣着上下功夫,以免为外人轻视。
郗元上前,为他束上腰带,“前朝属火德尚红,本朝属土德尚黄。君子衣正色,裳间色。【2】所谓正色,便是青、赤、黄、白、黑五方之色。石黄,并无不妥。”
一番话毕,两方带钩也扣得严丝合缝。
公冶晏扫了眼郗元身上的鹅黄衣裙,“看来夫人很喜欢黄色。”
郗元抬头,“我的确偏好此色。”
公冶晏抬着的手垂下,“夫人喜欢就好。”
宜华捧上漆盘,盘中红绳系黄丸,用蜡和雄黄混合而成的却鬼丸,是元日必佩的饰品之一,郗元腰间便佩戴着一颗一模一样的黄丸。
她将却鬼丸系在公冶晏腰带之左,以区别于佩戴在她的腰带右面。
更衣之后,二人前往内堂,内堂门前,下人正在悬挂刻有门神神荼、郁垒的木牌。
传说中二门神居住于度朔山的桃树下,每当发现有害人恶鬼,两神就会用苇绳抓住他们喂虎,因此人们便将他们刻在桃木牌上,以苇绳悬挂在门上,威吓众恶鬼。
除了悬挂刻有门神的木牌,他们住所处的桃树和抓鬼用的苇绳也被认为有驱鬼功效,桃木刻成的桃符、用蒲苇编成的苇绳,也被悬挂在门上,以加强驱邪的效果。
夫妇二人入内后,发现兄弟皆已到齐,长辈们陆陆续续到来,筵席摆开,公冶聪、公冶晏兄弟请叔父们上座,青阳娇请女眷入席,郗元从旁协助。
公冶翼的夫人崔氏越过青阳娇,笑吟吟拉起行礼问安的郗元,“一家人,伯黎不必拘礼,快起来,阿珠在何处,我可有好东西要给她。”
郗元看了一眼被晾在旁边青阳娇,崔夫人是右将军与郗元之母的从姊,崔萱的从姑,郗元的从姨,公冶聪与公冶晏两兄弟的婚事,内里都有崔夫人促成之功。
崔萱因青阳娇被休,自然触怒崔夫人。
她莞尔一笑,“叔母先请安坐,侄妇遣婢抱阿珠过来,向诸位长辈问安。”
待到崔氏走远,郗元低语安慰青阳娇道:“长嫂不必介怀。”
青阳娇僵硬一笑,并不说话。
两个孩子抱出来,崔夫人对阿珠爱不释手,一丝目光也不愿投向青阳娇怀中的公冶承。
公冶翼见崔夫人如此,不得不小声提醒道:“夫人,还有阿称呢。”
阿称是公冶承的乳名,取自称心如意。
崔氏头也不抬,“夫君难道不知,我平生最厌妖娆婢妾之流,卑贱之身,谄媚主君,扰乱内宅,使尊卑失序,阖府不宁。婢妾之子,焉得我抱?”
此话一出,众人为之一怔。
崔夫人出身崔氏大宗,父亲位列三公,侄儿官加九卿,她掌家持内有方,三个儿子,均大有作为,但崔夫人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她不许夫、子纳妾一事。
“男女敦伦,不过为绵延子嗣,我既为夫君诞下男子,夫君后继有人,何须再纳妾室?圣人曰:‘不见好德如好色者’【3】。夫君该以圣人之言为警示,多修德行,不恋美色。”
崔夫人振振有词,有理有据,年轻的公冶郎君,不善言谈,一时被夫人驯服,再不纳妾。
这番话,被许多年轻女郎学去,用以约束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