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顶都有漏洞与布丁,院子里皆是杂乱无章,门不带锁墙带漏洞,除却皇宫的城墙是经过紧急修缮的,其他的地方都是破败之色。朝臣们早就入住了皇宫,贾诩的身份还有他一贯的低调,是不可能藏在皇宫之中的。
他将整个城翻了个天找了一遍,也愣是没有找到一个符合形象的人。他没有见过贾诩,只是从他人口中听到过对贾诩的描述,这就让搜寻变得更加困难。只是白曦同样也坚信贾诩没有离开洛阳,因为外面不安全。
贾诩这个人,郭嘉曾经于他分析过。他有才华却没有想要将其展露于世人的心,他聪明并且很会审时度势,他没有一般文人所有的傲骨与底线,天下风云变化于他来说大概还不如一局棋来的更有意思。
郭嘉对这个人很感兴趣,因为他觉得这样的人一定是个浪子,肆意洒脱和他一样。
对于郭嘉自恋的话白曦并不打算有什么表情,他只是冷漠的看着郭嘉在那里手舞足蹈,将所有美好的评价套在自己的身上,然后顺带提上那么一两局贾诩可能也是如此。仿若两个人神交已久,是很好的朋友。
对于没能和贾诩交手,郭嘉还是有几分遗憾的,他说贾诩这个人的性格和才华当世罕见。与其说董卓是那个点燃烽火的引子,倒不如说一只藏在背后的董卓才是那个摧毁这满目疮痍王朝的人。
白曦一点儿都不觉得郭嘉会与贾诩成为好朋友,郭嘉虽然行事肆意放荡,可是他还有底线,还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可做。他对这个王朝不满却不会亲手推动他的毁灭,他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会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不过有一点贾诩倒是与郭嘉颇为相似,便是与他们来说,礼乐崩坏。
贾诩,他眼中没有权势,没有信仰,不会对谁产生真正的感情。他像是个旁人,冷眼看着这天下的风云变幻。他在董卓手下做过,世人却只注意到了李儒的狠辣,殊不知在李儒提出火烧洛阳之后,投下决定性话语的便是贾诩。
董卓死后王允专权,他上台便杀死了蔡邕而放过了董卓旧部李傕和郭汜。这条只诛首领而放部下的建议,也是贾诩暗中推动的,为的不过是抱住这两人性命,好让他有依靠之所。于是世人只知王司徒,不知贾诩。
而这样的建议让李傕与郭汜对贾诩毕恭毕敬,他对着这两人表示了脱离的意愿。他建议两人弃了长安与洛阳西行,回到他们最初的根基凉州,收兵拢权为董卓报仇。一方面因为如今的长安与洛阳再无资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所谓的大义。
于是李傕与郭汜这么做了,他们顶着骂名洗劫了洛阳,却放过了大汉最后的代表。他们在所有人都没能反应过来之前撤离了,抛却了烫手山药从一片混乱中,站住了脚跟有了自己的兵与底盘。
这样的一个人,白曦很清楚他最珍惜的便是自己的性命。他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遇上兵便是真的有理也说不清,所以他如果想要走,不是跟着李傕与郭汜,便是等到曹操到来之后,无声无息的顺着大军来的方向走。
前者因为李傕与郭汜撤离时大规模搜寻过他而被摒弃,若是后者,白曦怎么都想不明白,贾诩到底去了哪里,为何如何都找不见他。
白曦抬眼看着站在门口的王越,忽然就意识到了不对的地方。王越哪怕再怎么没有武人的风骨,再怎么为了做官而痴迷疯狂,能够推动他的除却官职,便是金钱。可是这小小的店面,怎么看都没有这样的条件。
如果说真的有那里没有翻找,那边是这家店了:“王越,”看着背对自己的人,“有兴趣说一说为什么这小小的店面里,有你这么一尊不得了的武将么?”抓着手中的剑,白曦放缓了自己的声音,“这客栈内,莫不是藏了什么宝贝吧?”
王越靠着门没有动,他背对着白曦所以看不见表情,不过白曦知道他猜对了。虽然他对所谓剑客之间的惺惺相惜没什么感觉,但是对于杀意他还是很清楚的:“看起来猜对了?那再随意猜想一下,怕不是一个人吧?”
“此话怎讲?”白曦看着王越回身,将手背在身后朝他走来。
挑眉打量着王越:“那些人本嘲你一心求官,为了功名已经抛弃了自己的尊严,本来还是不赞同的。世人皆有追求,你想要做官并无不可,旁人哪来的因由置会于你,对着你的生活指手画脚。”
“可如今来看,你莫要说是底线,就连做人的根本都抛的一干二净。”贾诩是什么人啊,王越也有胆子和他一起谋划,若没有绝对的利益,他是不会动起来的,“瞧瞧郭汜和李傕的下场,你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