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的本事凤姐是认可的,二人身份地位,放前几年有些不般配,现在看依旧有些不妥。
不过,一个够一够,一个弯弯腰,也勉强能搭得上。
毕竟士农工商,这商可不包括盐商。
当今朝廷都指望盐商拿银子,到盐商总商这一级别都是有对外的正经官职的,捐资赈灾,根据出银子多少授予“光禄少卿”等职位。
不提是不是虚职,人家王信之父还是正经的正四品少卿,这样的门楣登贾家门至少是够的。
再者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荣国府如今只剩个空架子,急需一门能解燃眉之急的姻亲。
随手拿出几万两的王信,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面子里子不能全得,里子充足,面子能过得去就算难得了。
凤姐将探春对王家说了,王信便打着为表妹宝钗送亲的由头来了。
贾母贾政等人知其意思,心中同意,只是因宝玉之事尚未结束,没有明说。
怕走漏风声出差错,连赵姨娘,探春本人都没有告知。府中知道此事的只贾母,贾政,凤姐以及贾瑜黛玉。
贾瑜和王信打了几年交道,自然不信对方是单纯为宝钗大老远过来,一个没见过两面的远方表妹,哪儿值得他特意跑一趟。
对贾瑜,王信也没瞒着,干脆将前后说了,贾瑜知道了,黛玉便也知道了。
此时,贾瑜坐在王信对面,听明白对方的意思眉头紧皱。
王信找贾瑜打听薛蟠为人,有什么嗜好,细问之下竟然是因为香菱。
因去薛家多跑了几趟,王信不经意间碰到了被夏金桂欺辱的香菱,出于怜悯,王信有心帮香菱摆脱薛家。
话说得好听,贾瑜要不是个男的,还和王信相熟,说不定真能信了。
什么怜悯,扬州城外常年一群受灾流民,没见王信私人出过一两银子。这会儿为了个姑娘,拉下脸来找贾瑜请教了。
那个香菱贾瑜没有注意过,不过听黛玉提过几句,似乎是个样貌出众的丫头,显然,王信有了其他心思。
“你想娶我妹妹,还想让我出主意给你纳小?你这脸面倒是比城墙都厚重了。”
就是和探春没多少兄妹情,毕竟是看着长大的,没有帮外人坑她的道理。
贾瑜冷哼一声继续道。
“能娶到她是你的福分,不稀罕趁早滚回你的扬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