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本侯的话就是规矩
江南文华繁盛,士子儒生数不胜数。
像是《仕林时文》这等名儒创办的报纸本就是最受欢迎的刊物,今日又特别刊载了六元文魁贾琮的文章,那就更受关注了。
原本士子文人还以为会看到文辞华丽的诗词文章,不想贾琮用了整整数千言,以一个个小故事串联展现了整个义务教育国策的提出、筹划跟施行过程。
一时间,秦淮河畔似乎变得安静了许多。
画舫上的少年们停下了他们的高谈阔论,望着报纸上的文字静静发呆。
“竟是如此不易……”
“我原以为不过是开间学堂罢了,没什么难的……”
“前些日子城西布商杨家给他家附近的公学捐了两千两银子,我还觉得杨家家主仁义无双。可跟朝廷的投入一比,似乎……大概……好像也就那么一回事。至少朝廷投入如此之大,也没专门立碑刻篆宣扬一番。”
“这也正常,你看永丰侯就说了,施行教化,开启民智,这是朝廷的责任……”
“非也非也,自三皇五帝至今,历代王朝可有一年投入千万两白银,让天下幼童免费读书的事?责任,是咱们大夏朝廷主动揽下的,实际上这并非责任,而是陛下泽被苍生的恩赐!”
义务教育啊,推行全国的义务教育,这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以前没怎么关注倒也罢了,如今细思之下,众人这才看到了朝廷的不易。
按照永丰侯在报纸上的描述,就按前年国朝正式将义务教育推行全国的时候,那年的岁入不过七千万两白银。
投入一千二百万两白银,占据整个朝廷岁入的六分之一。
如此大的投入,这得多大的气魄与决心?
有教无类这四个字孔圣人喊了一辈子,中原王朝历经千百年,何时有过如此这般的文教盛世?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经不住人去细思。
以往豪门世家“施舍”点银子就能买好大的名声,如今与朝廷大气魄大毅力大规模的投入一比,他们的那点打算立马就无所遁形了。
类似的言论从秦淮河逐渐扩散,只三五天时间,贾琮在报纸上的那篇文章就开始在江南各地发酵,最后形成了新一轮的风暴,引起了规模宏大的大辩论。
以周怡昌为首的官方书院一派,大规模多层次的将朝廷这些年的投入、牺牲以及一条条国策深入分析,刊载在《仕林时文》、《金陵晚报》等主要刊物上。
其中不止是义务教育这一件事,还有中枢直属的养济院、药王坊等官方扶贫机构的完善,新政变法的各项政策解读,反腐治贪以及《钦定大夏宪法》中的法律解读……
以往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国策律令,一下子变得亲民了起来,这就让看不懂之乎者也的老百姓爱上了读报看报。
哪怕你不识字,乡老里长也要遵从永丰侯的命令,将大家伙召集起来,为乡里百姓每日诵读他在报纸上的文章。
哦,原来朝廷又一次取消了今年的皇粮国税。
哦,原来朝廷今年要施行新的律法,还设立了新的司法监管衙门,叫什么法院。
哦,原来咱老百姓今后遭遇乡绅欺压,是可以向那个什么监察院举报。
……
南直隶乃至周边的浙江、福建等地又一次刮起了风暴,地方官吏、乡绅、豪商巨贾无不胆战心惊。
贾琮的强硬命令,逼得南直隶布政使司与提刑按察使司不得不断尾求生,寻了些不大不小的弃子将其扔进了大牢,想要将贾琮的命令应付过去。
可惜,他们终究是要失望了。
黛玉在扬州呆了整整一个月,将扬州治下各州县转了个遍,贾琮就在林家宅子里宅了一个月,连大门都懒得出。
这就导致了南直隶的官员、豪商提心吊胆了整整一个月,想要主动去向贾琮“交待”,连人家的面都见不到。
去黛玉那里明里暗里的打听吧,公主殿下也懒得搭理这群人。
本宫奉旨巡视地方教育工作,只谈教育,不谈其他!
“这就算是先收一部分利息吧,他们让我不开心,那谁也别想好过!”
贾琮是打定了主意好好治一治江南这股子妖风,每日会有一篇文章送去金陵城,但人是绕着金陵城走。
南直隶的官员这会反倒是盼着贾琮赶紧入城,想着是生是死给个痛快,总比一直提心吊胆的强。
可贾琮却在黛玉巡查完扬州府后,转身就一同去了金陵城外二十里处的贾家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