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得摆摆手,暗示对方若还想做个孝顺贴心的儿子便不要多问,只管做好自己委托给他的事便行。
见太子还要再问,孟国皇帝不免有些恼火,大声的呵斥太子退下,太子咬了咬牙,到底没说什么,转身离开了。
天家父子的一举一动从来都是众人所在意的,尤其是帝王与储君之间的一个微笑,一个争执。
是以,前脚太子从书房离开,后脚父子二人大吵一架的消息便传遍了前朝后宫,叫众人猜测纷纷。
仍然贼心不死的皇子们似乎看到了希望,不由得生出幸灾乐祸的情绪。
呵,当上太子又如何,万千宠爱又怎样,一日没能登基为帝,一日便如头上悬着把大刀一般危险。
看看,这才多长时间啊,太子便惹怒了父皇,再往下,怕是和其他太子一样走上遭到厌弃,遭到打压,进而被废的老路。
支持太子的朝臣不免忧虑,私下寻了他,劝他向皇帝服软,趁着父子感情仍在的时候,妥善修复了,免得留下隐患。
太子冷静下来后,也明白自己过于急切了些,哪怕是好意,却没有讲究方式方法,更忘了他和父皇之间还有个“君臣之分”。
但要他马上去求和,又怕父皇觉得他毫无坚持,心眼颇多,便想选个合适的时间,心平气和的与父皇说一说,解开矛盾。
是以,太子没有马上行动,而是老老实实的待在东宫里抄写道经,日日食素,作反省状。
孟国皇帝看着太子的表现,心下满意,为免前朝后宫再起波澜,便赏了太子,表明自己的态度。
这让众人摸不清方向了,或许帝王和储君只是拌了几句嘴,并未触碰到原则,不然,陛下为何转过脸就赐下珍品?
而在朝野民间猜测纷纷的时候,孟国行动了,兵发瑜国,虽说早有所料,但到了这一刻,仍叫世人震惊了,孟国居然真的舍近而求远?
难道说孟国晓得了一些世人无法得知的内情,不敢对旻国下手,便选择冲发展势头一片大好的瑜国下手?
那什么孟国皇帝遇刺事件,大部分人是不信的,瑜国皇室的行事作风一直以来大家都有目共睹,肯定是孟国自导自演,蓄意嫁祸。
但眼下真相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继南部中部之后,西部和北部也将陷入乱战,平民百姓逃难都不知该往哪个方向逃。
收到前方消息的宣子庆皱紧了眉头,好在他早有准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孟国休想像对付言国那般占尽优势。
何况瑜国这些年私下也没停过研究,便是孟国真有什么利器,亦丝毫不惧,硬碰硬之下,正好新仇旧恨一起算。
同一时刻,穆令尔换上铠甲,做好了带兵出战的打算,如此背景之下,倒是没人敢叽歪一国皇后亲上战场于理不合等屁话。
相反,穆令尔亲赴前线更能使人心安,毕竟她在军营里的地位相当于洪流中的基柱,无可动摇。
而昔日李小寂在新兵营里的同僚,例如颜敏琛、楚世泽等人早已今非昔比,每个拎出来都能独当一面。
他们已做好准备,只待上头一声令下,便能带名下的队伍奔赴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