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抿着唇,急切之意溢于言表。
虽然科尼利厄斯觉得,余大概率是来不及的。
但他也没有明说,而是很委婉地指了指周围的帐篷,“我们都在这里死磕这条变化拐角。”
我们这么多人都在死磕这条线,还没有你前期的体力消耗,优势更大,暂时都没有成功。
所以,余,你要学会适时放弃。
科尼利厄斯自以为自己把话说得很清楚。
余曜其实听得也很明白。
但一百步已经走到了九十九步。
哪怕自己下一瞬就要脱落冲坠,即将受伤丧命,他也绝不可能自愿服输,就此停在这里。
少年婉拒了科尼利厄斯的咖啡台阶,很真诚地感谢了对方的邀请后,就朝着自己的最后也是最难的一关,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科尼利厄斯露出了一个无奈的小酒窝。
然后就眼睁睁看着少年
()伸手抓住了崖壁上的小窝,以一种看上去不可能实现的后蹲姿态,骤然发力。
这是一个很标准很迅捷的蹲跳动作。
穿着黑色冲锋衣的少年飞身上崖时,如同一只生长在悬崖峭壁间的最矫健岩羊。
动态跳跃?
悬空帐篷里陆陆续续探出了很多个脑袋。
主要是大家都没想到,都到了这个节骨眼,按理说余曜已经精疲力尽,他是怎么还能够拿出对体力和爆发力要求苛刻的动态跳跃的?
而且就剩那么一丁点力气,还敢上动态跳跃,余就不怕自己一下脱力掉下来吗?
围观的专业攀岩者们用审视和疑惑的目光望着崖壁上速度不慢反快的少年,渐渐地就瞪大了眼。
直播间里也快要疯了。
【小鱼怎么越来越快了,他还有劲儿吗】
【这么陡的岩壁,还一直动态跳跃,跟一刻不停地做引体向上有什么区别】
【余在干什么,他就不怕自己下一秒就要摔倒吗】
余曜当然怕。
但他更怕自己被慢悠悠的静态攀爬拖慢了速度,彻底消耗掉最后一点仅存的体力。
动态跳跃的路子是险。
但只要自己速度够快,抢在体力彻底被消耗完之前抵达变化拐角的终点就好。
从变化拐角之后,往后的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和三十一条线路,基本上就没有太高的难关,纯纯的体力消耗路线,完全可以连攀。
只要自己在结束完变化拐角,能够有一会喘息的时间就好。
余曜下定了决心,继续以一种惊掉其他人眼珠子的流畅动作向上动态跳跃着。
但他并不是一味地拿运气去莽。
事实上,如果此时慢放视频,很容易就能看见,少年的每一步都是提前观测好的完美落脚点。
他的动作很快,但完全不慌。
每一个基础动作都特别的标准和扎实。
那些在虚拟空间里不为人知、长年累月的反复训练,即使最终带回现实的只有十分之一,都足以形成了无比坚实的肌肉记忆。
这些肌肉记忆让少年的动作变得毫不费力,柔软又灵动。
也能有更多的心神放在岩壁上,确保自己事先设想的路线一分不差地被执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