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轻轻摇头:“陛下和太子是否镇得住天下,与我等老秦人为自身谋划,并无关系。再者,听多了太子嚷嚷要青史留名,我也难免有了更多野心。”
蒙毅想问,兄长的名声难道还不够青史留名吗?
最终他没有问。
名声这东西,如权势财富一样,总是不觉够的。
陛下和太子定是能在汗青之上与所有先祖后辈争锋之人,如先帝一般。
身为先帝的臣子,身为如今陛下和太子的臣子,怎会觉得自己的名声已经足够与君王同行?
永远都不会觉得足够。
蒙毅便不想死了。
他也可以再努力努力,将来去见先帝的时候,才有更多故事讲给先帝听。
蒙毅其实是因为蒙恬这番话,才燃起了求生的心气。
可惜这件事是在刘盈气他之后,史书上便记载蒙毅是被刘盈气活的。
现在已经有了这个传闻。蒙毅得知后,写了自传辟谣。
后来这自传被考古学家发现,可惜后世子孙更喜欢玩梗,有真相也不听。
蒙毅就是被刘盈气活哒!超大声!!
这导致蒙毅在后世文学作品中,总处于饱受刘盈“欺凌”的迫害位。
怎一个惨字了得。
不知道蒙毅得知自己的未来“名声”后,会不会后悔没有早日致仕归隐。
可惜他不知道,便还是从病床上爬起来,接手了刘盈带来的西域种子育种之事。
农人不敢轻易尝试新的农作物,育种和推广的事,历朝历代都是从宫苑开始。
少府的职责,可不仅仅是讨好皇帝。
蒙毅的好友召平也从种瓜,终于变成了刘盈希望的模样,着手新作物的改良育种。
刘盈希望召平的“技术”变成“知识”,给他配了许多擅书的弟子。
召平的弟子记录下召平每一次错误的正确的实验,希望从中总结出普适性的改良育种方法。
将来刘盈会命人把他们的记录总结成一部农书,刊印成册。
纸张书籍很难流传后世,但有了印刷术,一代一代书本再版,知识会流传下去。
当刘盈家的小崽子能在刘邦肚子上翻身的时候,刘邦给小崽子取了大名。
他无视刘盈的抗议,还真用了当初刘盈吐槽的“怎么不取名为刘恒”名字,小崽子以后就叫刘恒了。
按照常理,刚学会翻身的小崽子应该是听不懂长辈说话的。
小刘恒却睁大他的双眼,静静地扫视刘邦和刘盈,好像在思考什么。
可这“平静”也就是一瞬,没脑子的小崽子很快继续翻滚,滚累了就试图抓自己的脚啃。
刘盈真不知道自家小崽子怎么喜欢如此高难度的动作。
刘邦笑话刘盈,这小崽子完全和刘盈幼年时一模一样,都爱啃脚。
刘盈瞪大眼睛:“胡说!我没有!你诽谤!”
刘邦坚称,刘盈就是喜欢啃脚。
吕雉微笑颔首,赞同刘邦。
是的盈儿,你幼年时也如此令长辈费解。
刘盈生气了。
他提起小崽子,拍了一下小崽子的屁股。
小崽子哇哇大哭,掉落不菲经验值。
刘盈眼睛一亮,正准备继续欺负儿子,萧谨忙从刘盈手中夺回儿子,一个闪身躲到了吕雉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