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国恐怕也在担忧,淮南王若反,大汉会不会对长沙国动手。”刘盈十分直截了当地对吴臣道,“兄长不用担心。因大汉现在无力对南越国动手,大汉和南越国之间需要长沙国这个缓冲。且大汉现在无力管理长江以南。长沙国自己不反,大汉就会保留长沙国。”
吴臣听着刘盈全是利益的话,竟不觉被冒犯。
他苦笑道:“我知道。其实若是大汉找个理由削了长沙国,我也无怨。”
刘盈道:“伯父是大秦的县令,见识与旁人不同。我知道你们无所谓这长沙王的爵位,是大汉非要把你们按在王座上。若无你们,大汉要稳住闽越和南越,就十分困难了。我和阿父都知道你们是大汉的功臣。阿父会封你的兄弟为彻侯。待我为帝,也会封你不能袭王爵的儿子为侯。”
刘盈这话半真半假。
谁不想当诸侯王?刘盈知道吴芮肯定想当长沙王,不是无所谓这诸侯王的位置。
但保留长沙国的理由,和封吴臣的兄弟、儿子为侯的考虑是真的。
不过吴芮是深受大秦官僚教育的县令,见识、思想确实与英布等人不同。且吴芮深知刘盈的本事,明白大汉会越来越强大。
所以他死前叮嘱儿子,一定要忠于大汉。若英布谋反,不仅要主动出兵帮助大汉,还要寻到机会交还诸侯王之位。
吴臣虽舍不得诸侯王的位置,也知道自己的斤两。
若说他之前心中还有憋屈,得知父亲去世,不仅皇后多停留了一月,太子竟也匆匆赶来。
现在太子向他推心置腹,不仅看出了他们的苦楚,还为吴家找好了退路,吴臣深受感动,心中不甘便淡了。
用纯粹的利益安抚好吴臣后,刘盈又和吴臣拉起家常,说起了自己在匈奴的“趣事”。
吴臣听刘盈得意地炫耀自己与韩王孙信、冒顿那殊死一战,吓得脸色都白了。
“太子竟然只带着五百人,亲自身赴险境,截杀冒顿和韩信?!”吴臣的声音都变尖锐了,“太子!你怎能如此冒险!”
刘盈一愣。
(“太子,我知你纯孝,但你怎能孤身进入彭城?太冒险了!”
“唉,太子,你既然从彭城逃出来,怎么还在楚国?太冒险了!”
“咦?太子,攻打九江国的事交给我与彭越便是,你怎么……唉,你怎么能如此冒险。”)
刘盈嘴角下撇,神情不悦道:“你和你阿父一样啰嗦。”
他将脸撇向车窗外。
车架已经进入长沙国的都城临湘。
这里不是番县,沿路景色与刘盈记忆中的番县大不相同。
但街道两旁行人脸上平和满足的神色,与刘盈当日所见番县无二。
他竟真有些想念吴芮了。
第137章给吴臣换个地盘
长沙国的都城临湘,就在后世岳阳市。
长沙国的腹地,便是在云梦平原。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此刻的云梦泽比诗文里还要震撼。
“云梦泽”的称呼源自楚语,但楚人自己是不称呼其为“云梦泽”,而是为“云梦”。因为在楚语中,“梦”就是“泽”。哪怕经历了大秦,这里还是老楚人的聚集地。
吴臣是个和父亲一样务实的人。在吴芮还任番县县令时,按照此时的规矩,吴臣常帮父亲处理公务,算是半个县令。
他见刘盈因自己的劝诫,像个孩童一样闹别扭,心中没有因“得罪”太子担忧,反倒与刘盈更亲近了。
吴臣体贴地转移话题,说起了长沙国的治理。
长江之北为“云”,长江之南为“梦”。
战国后期,因人口增加,云梦的面积便已经缩小,后世产粮重地“洞庭湖平原”的雏形出现。
而冲积平原的雏形,就是一片一望无垠的沼泽地。
如何将沼泽变成平原?
吴芮病逝前,还在腿脖子上裹着皮革,双手拄着拐杖,每日行走在能没入小腿的淤泥中。
他需要修许多渠道水坝水车,将沼泽的水排干,才能把沼泽地变成水稻田。
吴芮原本的领地番县,现在已经划给了淮南国,这一片地方的人对吴芮十分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