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无巧不成书?
这位黄郛同样是也上虞县人,同样也曾跑到过日本留学,和陈慕武的大哥陈慕侨,无论是在故乡,还是在日本时期都有过几面之缘,但没有深交。
至于黄郛在日本时期深交甚至拜了把子的朋友是谁,实在是不可说,一说本书就要被噶。
自己的同乡后辈里出了一个获得了世界排名第一大学青睐的天才,黄郛作为老乡也与有荣焉,他赶快让人把这封驻英公使馆发来的电报,转给了教育部一份。
这个年代的大学,倒也不是个个都像北大那样是个穷逼。
陈慕武的母校,三所交通大学的上级单位是交通部,交通部控制着全国的铁路、海轮还有邮政、电报事业,自然财大气粗。
上海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这样的教会学校,有着大量国外信徒的支持,才能方便他们在中国传教洗脑。
只有清华学校最为特殊,归负责调配庚子赔款的外交部管理。
黄郛作为外交总长,刚好有能支配清华留学经费的权限。
所以他甚至干脆下了一道特别命令,让从外交部管理的留学经费中特拨出一笔,当做是资助自己这位素未谋面的小兄弟留学的特别官费。
处理完这一系列公务之后,黄郛又以私人名义,向自己留日时期的同乡兼同窗陈慕侨拍了一封电报,告知他令弟被剑桥大学邀请留学的好消息。
收到黄郛电报的陈慕侨,成为了陈家上下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人。
虽然爱丁顿比朱兆莘早了好几天就把电报发到了两路铁路管理局,但陈慕武这条咸鱼在回到单位销假之后没几天,又请了一个星期的长假。
北上之前一天,大哥替他答应了张乃燕的讲学邀请。
过年期间,张乃燕在报上读到了去北大讲学的陈慕武的种种事迹。
刚过完年,这位新上任的浙江教育会会长就迫不及待地带着礼物再次登门,给陈家老太太拜年是假,提醒陈慕武不要忘记承诺,赶快定下日期回浙江讲学是真。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陈慕武只能再到单位请了一个星期的假,随同张乃燕南下浙江。
接到黄郛的电报,陈慕侨真是又惊又喜又愁。
惊的是,陈慕武到底做了些什么,去北大讲学一次,怎么会惊动国外的大学?
喜的是,自己小弟这枚金子终于发光,被世界上知名的大学慧眼相识。
但愁的是,年前陈慕武北上讲学去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惹得老太太十分不快,为了能长时间地把小儿子留在自己身边,母亲开始着手准备给三弟安排相亲了。
如果此时告诉母亲,三弟将远赴英伦留学,而且一走就是几年,老太太肯定会是一百个不同意。
身为大哥的陈慕侨左右为难。
他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