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难啊!
郑清就着越来越黑的天色,看着娴熟撑排的艾金柱,心中思绪万千:几十年来冗官冗员越来越多,尤其是落后地区!而真正了解民间疾苦,懂得发展资源的人,却越来越边缘化。尼玛!妥妥的逆淘汰……
不过!看上去艾金柱是不是误会了?对自己这个县长讲话,既十分亲切体贴,又完全没一丝对领导的毕恭毕敬!若非本就是那种毫不媚上,对领导根本没敬畏之心的人?那怕就是将自己当他女婿了……
尼玛,可能有问题!
晚宴在艾金柱丈人家的村庄举行,这里是个苗寨村庄。
村寨中已升起篝火,随着竹排靠岸,一行人早在码头举着火把迎接!火把分列码头两旁,三位老者满面春风,最当中一位是艾金柱的老丈人……
老人在艾金柱的指引下,亲自扶着郑清下竹排、上码头!据说,是他们寨子的最高礼节。
刚被老人牵到广场中央,几位盛装少女一人双手捧碗糯米酒,十分稳重地走到郑清几人身前,大碗的酒就如他们的盛情,看上去都要溢出来!郑清的是海碗,小姑娘都要端不起……
怕得有几斤!
在艾金柱示意下,郑清咕咚半天,硬是将海碗的酒一饮而尽。尼玛太撑!好在糯米酒很香甜……
刚喝完,艾金柱却亮着自己的饭碗,附在郑清耳边说:他们不知你是谁,我特意让他们上海碗!原来你真是千杯不醉啊!我喜欢。
能这样跟领导说话?
……
还是在老人的牵引下,郑清作为省里来的贵客!坐到中间主桌。两旁篝火正旺!原本清冷的冬夜,被炙烤得如同春夏。
酒菜流水价上桌,盛装的年轻女子,已开始在广场载歌载舞!其中就有艾金黄、艾金桂姐妹……
尼玛,这阵仗!莫非是迎接新姑爷上门的礼节?
装晕乎的郑清!边抓紧吃着丰盛菜肴;边摇晃着应和老者们劝酒;边欣赏着独特的民族歌舞。
银头饰、银项圈在篝火下,不但熠熠生辉!还叮咚铃琅、十分悦耳;深色底料上精美的夺目图案,使姑娘们的民族服饰极具特色!舞蹈也更为妙曼起来,予人以文化艺术的享受;或生疏或娴熟的舞步,配合极富寓意的传统舞蹈,展现出民族舞蹈的独特魁力!
都大有可为啊……
还没吃多少菜,跳舞的姑娘们,居然开始捧个饭碗在轮流倒满酒?尼玛!郑清直接晕倒在饭桌。
任世西与平世武很配合!飞快从邻桌跑过来架住郑清,焦急问艾金柱有没住处?一场载歌载舞的篝火盛宴,就这样提前草草结束……
郑清三人住最大的独栋吊脚楼!篝火宴席散尽艾家姐妹花才来。很不好意思跟郑清解释,她们父亲…确实有些误会。
一是,误会县长想大规模开发三山乡!另外,也误会两姐妹的谁,跟县长在罗江时处了朋友!于是,就搞出苗家最高的认可仪式……
郑清微笑着打断。
花费应该不小!郑清付了笔钱,请两人一定事后转交。
同时,郑清当面询问不想待在安宁,又不想回罗江,还想继续待在体制内的她们:驻京办工作愿不愿意去?刚去时只是打杂。
居然都欣然接受!郑清心中一处负累就此放下。
喜欢官之位()官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