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一年,开春。
新年初八,百官上值,早朝钟晌,新帝在朝堂上颁布了几道旨意,是今年吏部考绩评优的朝臣新调任。
更因今年到了年岁致仕老臣有几位,调任不可再搁置。
自然,新帝此次学精明了,每一道调任几乎都先与太师商议,后再召集阁老们进殿共议而定。
阁老为的便是荀阁老,荀阁老多精明的老狐狸,看了其中几位调任的官僚就知,新帝手中的名录是得了太师的提点,直接带头直呼【皇上圣明】。
其余阁老还有什么话说啊,他们手底下皆有在朝门生,谁不想为自家门生谋出路,却也只能【臣附议】。
第一道颁下的旨意是现任誉亲王爷的任职,高亥虽顶着亲王的名头,但与新帝到底是隔了几层关系,加之早年?禄无为,要不是前些年得先帝赏识,在秦岭山积攒了些许功劳,这道调任怎么也论不着他。
誉亲王高亥即日起前往秦岭山地方任职,重中负责梁亲王世子手头矿产事务。
而梁亲王世子高柏舟不日返京,升任户部正二品右侍郎一职,头一道旨意便炸得满朝大臣脑子眩晕。
【啥玩意?】
【梁亲王世子接任户部右侍郎一职?】
【新帝在跟大伙闹着玩呢?】
【虽梁亲王世子一举登科入仕,但也没得短短几年,跟坐火炮似的飞升迁啊。】
【莫不是李太师的手笔?】
【想来一定是了,梁亲王世子从前就养在太师府里,后才与梁亲王相认。】
【好嘛,李太师真是越来越不要脸了。】
众大臣在心里各种腹诽不迭,就差把站在前头的李怀江盯出个窟窿来。
在这其中的户部尚书严大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想来李太师这是已经开始推动户部未来尚书接任者。
李怀江不用回头,也能猜到大臣们都在想啥,是他的手笔没错。
若没有新帝的提议,李怀江也不会顺水推舟,加之柏舟多年于矿山任上,最是熟悉金矿产量,放到户部比放在任何地方都要明智。
且柏舟有亲王世子头衔加身,正二品官职,即便是新帝有意赏下,大臣们敢驳?
再者,户部有了新帝的眼线,严尚书再有那弯弯绕的肠子,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如此甚好。
至于严大人所想的接任者,那还早着呢,严大人只若无病无灾,少说还可在任十载岁月,不急哒。
第二道旨意,是致仕的殷大人国子监的职务,让众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上任者,竟是曾经太子府的幕臣,少傅大人宋之秋。
这道旨意不可谓不炸裂!
【不是,据了解那位少傅大人曾是落傍贡生,一个靠旁门左道入仕的贡生,得了少傅一职乃属他祖上烧了高香,如今竟还谋得国子监祭酒一职?】
【此人何德何能啊?他也受得起这份恩典?难道就不怕折了寿?】
虽然太子少傅位正四品,国子监不过从四品,皆不是朝官,且算下来降了一级,但国子监乃掌控京城脉络,有些老臣情愿降两级都愿干。
【皇上拟旨的时候,莫不是多吃了两盏酒?】
【等等,他们想起来了,这位少傅大人走的就是李太师的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