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极不喜欢的事情。
关悦却不会如此。
她性子确实活泼,话也多,偶尔聊天时也会涉及到他的家庭背景什么的。
但也许是本能,她很会把握界限,聊的话题每每都是恰到好处。
聊到温修赟是从京市来的,关悦会问京市有什么特别的景点,什么好吃的,或者。。。。。。
不深入到他的个人条件,又是好奇,能够打开话题,让两人不会干坐着让气氛变得僵硬。
话题有时候还很天真,比如,“温知青,伟人是不是住在天安门呀?”
这话似乎没什么常识,像是温修赟这种土生土长的京市人,生活中就从来没有遇到过问这种问题的人。
要是被别人听到,可能还会被嘲笑一番。
温修赟跟她解释过后,关悦也知道了自己问题的无知。
可她并不觉得自己问了本问题就应该自卑被笑,恍然大悟地连连点头,
“原来是这样啊!我最远都没有出过公社呢,这些东西我都不知道。”
“多亏了温知青,给我解答了好多疑惑呀。”
“不过,温知青在对京市的了解比我更强,我也不差哦。下次温知青在队里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可以来我哦。”
关悦并不为自己与温修赟家庭的差距而自卑,她会羡慕别人的见多识广,也会大方地赞叹自己的家乡,会觉得自己很好很好。
这一点,是温修赟自己身上都没有的。
读书人多清高。
“清高”这个词,在这儿并不一定是一个坏的词语。
学习的东西多了,了解的事情多了,偶尔就会觉得自己和大家在某些方面并不在同一个层面。
并没有什么上下的层级,也不会说就一定觉得自己高于“非同类”,可,心底也定然是存在那么一个区分开来的划分线。
这只是人天然的性子,没有坏心思,也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罪孽。
没有人是完美的,如果有,大抵是那个人是在你面前掩藏着。
而越“清高”,也越容易因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无知”而产生剧烈的情绪变动。
至少,当温修赟发觉自己出现了常识性错误的话,很难出现像是关悦一样平常的反应,他会有一瞬羞恼。
如果能有时光倒流的超能力,还会希望能够回到说错话的时候,抹去那份记忆。
但时光倒流是不可能的,那件事情就会形成一个结印在他的心上。
关悦今日的话和行为举止,都是打破了他从前铭记于心的行为准则。
很震惊,也好像,让他变得轻松起来了。
除了聊到京市,关悦也会好奇他的家庭情况。
但她好奇的,不是温修赟父母都是干部都有工资,也不好奇每个月可以有多少钱,或者什么工作有什么好的福利条件。
而是惊诧,“阿姨手艺那样好,但原来在你们家经常是叔叔做饭的吗?”
然后恍然,“也是哦,温知青的手艺也这样好,肯定是家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