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适应得很快。
有仨小崽崽每天像跟屁虫一样跟在哥哥姐姐身后,什么都好奇,闻歌跟个小将军似的,带着仨小兵,玩遍了他在村子里玩过的游戏。收获仨没见过世面的小崽崽的各种崇拜。
喜欢哥哥喜欢得什么似的。干什么都以哥哥为首,有好吃的先给哥哥,把所有玩具分享给哥哥,每天哥哥长,哥哥短的,这个要抱,那个要背。
闻歌也才三岁,抱也抱不动,背也背不了。还非得抱,非得背。一抱一倒,一背一趴。
然后几个滚在一起,在草坪上打滚。
天天玩儿的泥猴子一样。
明月开始还管,后来她一管,四个小的一起扑她,非得把她也给滚成泥猴子才罢休。
她就不管了。
学校还没放寒假呢。她得每天坐家里买菜的车下山,到了城里,再坐公交车去学校上课。放学了,坐公交车到终点站等着,安宁下班接她一起回家。要是有事耽误了,也会叫司机先去接她。
刚开始,是到学校接送的,孩子不习惯被人指指点点,说她是大小姐什么的。
安宁带着坐了几次公交车,这会儿还叫公共汽车。告诉她怎么买票,坐哪一路,到哪一站下车。看好自己的书包,谁叫都不要跟着走,必须得是家里人接才行,等等。
然后才让她自己上下学的。
孩子聪明又自立,不能把她当一般的七岁小朋友看的。
安宁上班,还是在服装公司。
她在城里开了一家合资的服装公司,合伙人当然是表哥了。姑姑家的大表哥莫秋池和二舅家的表姐宁清荷是股东,一个港资,一人美资,拿到了能拿的最大优惠。
公司总部在羊城,工厂在渔村。
最早安宁不是让莫照眠表哥帮着买地没成功吗?
后来政策一落地,马上就买下了三块地。一块地自家建了服装厂。
另外两块地出租了。
服装厂生产的服装,因着安宁亲自把关设计图纸,样子一直是最时尚最受欢迎的,全部都发往各一线大城市。每天工厂还没有开门,门外就有许许多多的小贩,通宵排队等着批发,十条八条的批出来,扒火车,运回去卖了。再扒火车回来,一点点的那么倒腾。
这些人,才是这时代最最普通的,第一批创业者该有的样子。
并不是像安宁这样儿,直接做老板的。
有这个服装厂兜底,安宁更敢进货了。
布料可着劲儿的进,老家的制衣厂用多少发多少,反正这边的工厂,多少原材料都能消化掉,不怕积压货底子。
老家厂里的样式,也跟着这边儿同步做。
厂子里出厂的,再怎么着也比扒火车过来进货再拿回去的成本要低一点。一个价卖,也不耽误出货。一样是随产随销。
“这市场真的是太好太好太好了,只要生产出来东西,就没有卖不掉的。工人也好招,又便宜又能干,还听话好管。真的是生意人的天堂。”
秋池表哥之前一直照看家里的生意,姑姑姑父和小表哥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内地了,他还是办了工厂才回来。
来了几趟之后,就觉得港岛的生意累得慌了。
这边多好啊,遍地黄金,弯腰捡就好了。
“只要政策一直不变,咱们也是时候考虑把生意重心转回国内了。香江那边只留着固定资产收租保本兜底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