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江南东路,溧阳县。
溧阳县,也就是后世的江苏常州溧阳市(县级市),此地在宋朝时期归江宁府也就是建康府管辖。
中路军再次轻而易举地拿下了这座小县城,并且稍作休息。
溧阳县距离建康府不过二百余里地,大军轻装简行的情况下基本上三四日便可抵达。
县衙内,此时的文天祥等人正在地图前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军计划。
“报,丞相,伪元浙江行省平章政事忙兀台令新附军将领赵祥、郭胜等人领兵五万,并匠人三千余人已于十日之前前往采石矶搭建浮桥。”就在这时,一名宋军斥候来报。
“再探!”文天祥道。
“卑职得令!”斥候行礼而出。
“丞相,此事必有蹊跷。”谢洪永在一旁说道。
“哦,说来听听。”文天祥道。
“丞相,请看,这建康城对岸便是滁州,从滁州一路东行便是扬州。如果鞑子想要逃窜,从扬州沿运河向北逃遁岂不是更加便利,何苦费尽周折另外再搭建一座浮桥?”站在地图前面的谢洪永不解地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错,而且这方向也不对劲。要我说,还不如直接从京口渡江直达瓜洲,岂不是更直接省力。”文天祥的老部下吴希奭也站出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京口,镇江;瓜洲,扬州。
王安石的一首“泊船瓜洲”耳熟能详,千古传诵。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虽然比喻不太恰当,但也基本一个意思。
建康府距离京口有一百六十余里,距离马鞍山采石矶一百二十里地,虽然从路线上讲马鞍山距离建康府更近一些,但显然没有从京口渡江直达瓜洲更方便。
“不错,二位所言甚是,本相也是颇为疑惑,这忙兀台究竟想干什么?”背着手的文天祥,思考着鞑子的真实意图。
“报!丞相,建康府再次出兵五千新附军,朝马鞍山进发。并扬言建康府因战船不足,严令赵祥三日之内浮桥必须完工,以备大军渡过长江。”就在众人思考鞑子意图之时,另一名斥候再次来报。
“什么!又出兵五千新附军?”众人惊愕道。
“回丞相,正是。这五千新附军皆携带大量铁索之物。”斥候再次补充道。
“难道这帮狗鞑子吃了秤砣铁了王八心?”仅比文天祥小一岁的吴希奭骂道。
“真真假假难以捉摸,丞相,我等当如何决断?”打仗非同小可,非比儿戏,很多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按照常理,如果建康府的鞑子一心想要逃窜的话,肯定要么直接从建康府渡江,要么从京口渡江,但谁能保证鞑子不会出人意料,反其道而行?
一时间,原本态度颇为笃定的谢洪永等人也打了退堂鼓,怀疑自己是不是过于理想化了。
况且建康府尚有十余万元军,仓促之间缺乏渡船也是实际情况。
“巴蜀,南郑,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文天祥猛然间想起了在巴蜀还没有归来的大宋官家。
“嘶,狗鞑子想要以新附军为代价,行调虎离山之计?”吴希奭恍然大悟,大声说道。
“调虎离山?依鞑子的尿性,抛弃近十万新附军也不是绝对没有可能。”谢洪永分析道。
对于蒙元上层来说,新附军都是奴才一般的存在,并没有什么弃之可惜的心理包袱。从这一点来讲,吴希奭等人的观点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传令,大军兵分两路,一路朝马鞍山进军,一路随本相直取建康府。”
最终文天祥做出来分兵的计划,由吴希奭率领三万兵马前往马鞍山攻占采石矶,宋军主力十万大军则继续朝建康府逼近。
令文天祥想不到的是,他的的这一决策正是赵祥所希望的。与此同时,一场阴谋正在采石镇悄然上演着。
喜欢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