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越憋屈,眼泪掉了下来,在信纸上洇染。
掉泪变成了啜泣,
又变成哽咽,
变成大哭,
最后嚎啕大哭。
自从当了太子妃,从来没这么丢人过,素来都是她欺负别人的。
吕氏哭的几乎要昏过去,才在郑嬷嬷的劝解下,慢慢止住哭声。
重新洗漱过后,吕氏呆坐窗前。
上午的种种不断在脑海中回放。
她终于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朱允熥不说话,两个国公夫人早就偃旗息鼓了。
他真的是因为害怕才那么胆怯、才说那些话的吗?
会不会是装可怜,吸引众人的同情?
吕氏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那就太可怕了,他才十三岁啊!
她又连连摇头,
不可能!
他就是个蠢货,没那个脑子。
太子妃的神情不断变化,一会儿惊恐,一会儿释然,一会儿摇头表示不屑……
郑嬷嬷在一旁惊悚地看着,娘娘不会是气坏脑子了吧?
终于,吕氏站起身,走到书案旁,再次提起笔,
“哥儿,见信如晤!……”
她将愤恨、委屈都写在了给太子的信里。
此时此刻。
乾清宫,
郭宁妃在禀报上午的经历,一五一十说的很详细。
朱元璋没有任何表情,只是认真在听。
等宁妃讲完了,朱元璋只是点点头,
“咱知道了。”
然后拿起御笔,继续批阅奏折。
郭宁妃识趣地告退了。
作为几十年的枕边人,她也猜不出陛下的心思,这就是难测的天威。
今天的事就这么过去了。
没人会在公开场合提起,但是私底下暗流涌动。
也许,这件事就此彻底过去;
也许,有一天会成为一个炸雷。
凉国公府,夫人回来后直接去书房找了蓝玉,诉说了上午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