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疲惫的看着嬴政,一副好很累但能坚持的模样禀告道:“陛下,我和萧何等大臣还在商量着,快研究出来了。”
政哥看着好用的李斯:“好,到时候写个具体的章程出来。”
其他朝中大臣羡慕,陛下还是一如既往的信任李斯啊。我等比不啊。
隋朝杨坚确定了自已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是正确的,更加坚定并想要快速的实行。唐朝可以,我们也可以。
李二凤看着这些制度。姨爷爷的制度政策就是好用,要好好谢谢姨爷爷。
唐●李二凤:“谢谢姨爷爷的好政策。”
后面跟着一大串的感谢,还有唐以后的朝代都在感谢,毕竟隋朝的政策就是好用。
【同时秦朝修建了万里长城,隋朝开通了大运河,这些工程不仅是当时的壮举,也对后世的交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没有秦朝的修筑长城,汉朝初期如何防御匈奴,没有隋朝的天下粮仓,何来唐朝的蓬勃发展。)
【还有这两个朝代都重视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开发,加强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当然他们实际上算是都是二世而亡。秦朝和隋朝都因统治者的暴政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终在第二代皇帝手中灭亡,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都是短命,但承前启后,让华夏辉煌,两次屹立世界之巅,功莫大焉。)
(秦朝上的全是硬菜,隋朝干的全是硬活)
(都是太急了,慢慢来应该会更长久)
万界的所有人听完后人的讲解对比了一下还真是,秦朝之后是强大的汉朝。隋朝之后是强盛的唐朝,这是宿命吗。
秦隋,知道了我们会慢下来,好好培养继承人。
政哥看着自已乖巧的长公子,有的时候还真的不需要他这么乖巧:“扶苏,你怎么看,有信心继承这大秦吗?”
扶苏听到大人的问话,心里暗惊,表面稳重的答道:“大人,我通过天幕内容和小娘子的对话中了解到,民生,民心很重要。但我需要学的还有很多。”
其他百官知道下一任继承人确定了,好好跟着办事吧。
始皇听了还不满意,但没事,慢慢教。
隋文帝再次听着二世而亡还是不可避免的被伤到。
看着下面的唐国公一眼,对独孤伽罗说:“伽罗,你说我们要不要把李世民抢过来扶养。”
“那罗延,这你得看看唐国公愿不愿意了。”独孤伽罗也看着自已姐妹的丈夫。
唐国公心想“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俩在打什么主意,我不愿意能吗?还是等他们夫妻俩直言的时候在说,现在当做没听见,不知道。”
李白、杜甫、高适齐聚一堂也在讨论这件事。试图分析出秦隋灭亡的原因。说着说着,李白就醉了又开始作诗了。杜甫看了,也不聊天幕了,开始狂夸白哥。
“白哥,这首诗做的真好,感情充沛,白哥才华无人能比。”高适看见杜甫又在夸这酒鬼。没眼看这就是追星吗?
苏东坡自以为很小声问苏辙:“弟弟,这则视频你怎么看。”
苏辙就这样感受着百官投来的目光,小声的对自家哥哥说:“哥,下朝的到时候再说。”
苏东坡听到后:“好,我们下朝聊。”然后站直,看到百官都在看自已:“你们盯着我干嘛。”苏辙捂脸,这个哥哥不能要了。想了想,好吧,还是能要的。
宋神宗:“苏爱卿,不用等到下朝说了,就现在说吧,正好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苏辙看逃不掉,只好道:“是,官家从秦隋两朝的发展来看,这两个朝代的灭亡都和暴政和滥用民力有关,秦始皇和隋炀帝在位期间,都实行了严酷的统治政策,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工程,如阿房宫、秦长城和大运河等,导致百姓生活困苦,最终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他人点点头。
王安石补充道:“秦朝和隋朝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如秦朝的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隋朝的科举制等。这些改革虽然为后世奠定了基础,但也极大地动摇了当时的统治根基,引发了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对。”
司马光这时候开始了:“所以我们应该遵循祖制,这个就不会担心改革带来的后果。如果改革不好的话,就会像秦隋两朝一样,走向灭亡。”
王安石怒道:“我大宋目前模样,不改革才会灭亡。你难道想让我后人一直叫我大宋为大怂吗。”
然后两人又吵了起来。苏东坡在旁边一脸看好戏的模样。
苏辙拽了拽苏轼:“兄长,你收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