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对,再说秦二世胡亥,本来就不是政儿心里的继承人,只是阴差阳错而已。”嬴稷心里好受些。
因为这证明嬴政在选继承人方面脑子没有问题,要不然哪怕嬴稷再喜欢嬴政,印象也得大打折扣。
年幼嬴政听不懂,直到长大一些,知道更多,才明白曾祖父嬴稷曾经的担忧。
他一统天下,建立了秦朝,然后二世而亡。
因为这,长大后的嬴政有了孩子,对子嗣问题十分上心,担心再来一个胡亥霍乱江山,他在有满意继承人后,很快确立名分。
秦朝,嬴政知道未来之后,处死胡亥和赵高。
同时,嬴政确立扶苏为太。子,确保自己驾崩以后,江山社稷不会再乱。
看着扶苏,嬴政心里叹气,“扶苏,这次秦朝会不会二世而亡,就看你的能力了。”
“还有,希望你能驾驭好刘邦、韩信、萧何、张良、吕雉等人,他们虽然是最终胜利者,但秦朝根基稳固情况下,他们是掀不起大风浪的。”
“问题主要在于你自身,一旦你行差踏错,就会给他们机会。”
“是,父皇。”
“儿臣没想到父皇会留下他们……”扶苏道。
毕竟他们是秦朝覆灭后的最终胜利者,虽然秦朝灭亡是胡亥干的,但对于自家的江山最终属于了别人,原主人心里不别扭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们不再是重点,朕以前对六国贵族们防备很深,却忽略了天下真正根基所在。”
“是先有动乱,才有那些人‘一遇风云便化龙’的机遇,而不是那些人先成龙,再搅动的风云,”
嬴政忌惮刘邦等人吗?当然忌惮,虽然他留下了他们性。命,没有杀他们。
但是相比起刘邦来,嬴政更忌惮那些数量众多,名字却不详的百姓们。
秦朝是因为压榨百姓们过多,才导致的覆灭,而不是因为刘邦等少数人才覆灭。
刘邦等人是最终胜利者,但他们并不是秦朝覆灭根源所在。
弄清楚问题所在后,刘邦等人的威胁一下大降。
另一边,刘邦等人聚会,张良问刘邦,“你真甘心做秦朝臣子?”
“这话说的,好像我不甘心,就能还成为汉朝高祖样,不行了,从嬴政重视民心,确立扶苏公子为太。子后,就注定秦朝度过亡国危机。”
“对于我现在,我是挺满意的,毕竟另一个时空的我能干,非但没有连累我,反而惠及我,我什么都没有努力,就得到那么多,算是比他轻松多了。”秦朝刘邦心满意足道。
“当然,我们也知道,除了我们,张良你并不甘心。”
因为张良情况和他们不一样。张良是被迫来到秦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