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秦朝之后,汉朝建立,只是汉朝前几代百废待兴,加上粮食产量、种类和秦朝差不多,所以汉朝前几个帝王就不提了。
这次咱们重点介绍汉武帝刘彻时期。】
刘邦、吕雉、刘恒、刘启:“……”
其中刘启情绪最复杂,天幕虽然略过了他,却重点提他儿子刘彻。
“我儿未来可是武帝!”刘启抱着还小的刘彻骄傲。
他本就极喜刘彻这个儿子,知道刘彻未来的成就后,二话不说就提前废了太。子,让年幼刘彻比另一时空的刘彻更早成为太。子。
纵使有大臣想反对,可在刘彻未来谥号面前也没足够的底气。
年幼刘彻知道天幕是在说未来的自己,听的十分认真。
【汉武帝刘彻时期,可谓是汉朝的重要转折点,在汉武帝之前,因为秦二世血。腥残。暴,以致中原国力大降,一时被匈奴后来居上。
后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不得不与之屈辱和亲,汉朝初期的执政者们,不管本身性格如何,都以怀柔姿态对待匈奴,直到汉武帝刘彻时期,大汉国力才有和草原一战的实力。】
【只是在那之前,大汉对匈奴都是输多赢少,哪怕大汉实力上来,对匈奴也没有太大信心。
这时汉武帝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第。一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游说西域各国联合抵抗匈奴。
结果张骞去的路上,被匈奴一困就是十余年,等张骞逃出来,继续前往西域,发现想联合的大月氏已经换了地方,并且对方已经远离匈奴威胁,拒绝了和汉朝合作。
倒霉的是,张骞回来路上已经尽量避开匈奴,结果还是被匈奴捉住,又被困了一年多,直到匈奴内乱,张骞才趁机逃回汉朝复命。】
说到张骞,姜叶和江雪都为张骞叹息。
按照当时匈奴对大汉的威胁,张骞不管是去西域还是回来的路上,都应该有避开匈奴,可偏偏就是避不开。
“那个张骞好倒霉啊。”诸朝其他人为倒霉的张骞感慨。
至于张骞本人,则深深叹了一口气,不愿再回想身处匈奴的那十几年时光。
而嬴政和一众汉朝前期帝王们注意力则在匈奴的威胁上。
嬴政先是意外匈奴后来压制中原,毕竟他所在时期,秦朝国力远胜匈奴。
后来匈奴为什么能对中原后来居上,原因还不是因为胡亥这个秦二世。
就算嬴政对取代的汉朝心里不舒服,却也不得不承认,汉朝没有对不起秦朝的地方。
甚至汉朝前几代当权者,都是在给胡亥收拾烂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