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运回来之后,众人齐上阵,一起给梨去皮,就连田舅爷都拿着刮皮刀,坐在轮椅上帮忙,金梅婶和菜花婶则直接拿着菜刀削,随着她们熟练的动作,梨皮一片一片的飞出去。而宋砚,更是,他手上拿的是一把小刀,刀片横向贴着梨的表皮,大拇指摁住,左手旋转,梨皮就变成一条长条挂下来,宽度一致,没有多余的一丝果肉,梨皮落地的那一刻,就代表着一个梨削好了,中间不曾断过,动作丝滑顺畅。程清云经过宋砚的同意,拿着相机给他的手来了一个特特特写,这么好看的一双手,配上他行云流水的动作,简直是视觉盛宴啊。黎安带着口罩,和梨花奶奶还有大舅奶奶三人负责把削好的梨用丝刨擦成细丝,还好梨是有核的,不然她都怕擦到手,她常用的擦丝器是那种,一整个丢进去,上面按住,然后摇动把手就可以的,不过也是因为有核,用那个的话得先把果肉单独切出来,多了一道工序。不过因为黎安不时咳嗽几声,梨花奶奶心疼她,让她坐一旁休息,别跟着干活了。等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就绪,梨花奶奶站到灶台前准备开始熬煮,宋砚上前“奶奶,让我来吧。”“行,你来,你来。”黎安也走上前去,问,“我可以跟着学吗?”“怎么不可以,很简单的,你跟着阿砚一起,看一遍就会了,你别动手,让阿砚来。”梨花奶奶把位置让给他们,笑着退出厨房,让小两口培养感情。因为熬秋梨膏只要小火就好,不用人一直看着火,偶尔注意一下就行,就不用别人来特地烧火了,宋砚自己就可以。只见他绕到灶台后,用火柴先点燃了稻草捆,塞进灶台里,再塞进去几根劈的比较细的木柴,等木柴燃起,他就回到灶台前,把梨丝,红枣丝,姜丝,以及敲破了的罗汉果碎片一一放入锅中,略翻拌了一下,就盖上锅盖。他继续去看着火,“就这样就可以了吗?”黎安问,“这只是开始,熬一锅秋梨膏至少要四五个小时。”“那么久啊,这底下会不会糊底?”“不会,熬一会梨汁就会走出来,先用中小火熬半个多小时,要把渣过滤出来。”“哦。”宋砚烧着火,黎安靠站在一旁,两人闲聊着,程清云见没啥好拍的,干脆把相机架着,镜头对准锅,就走了,就算宋砚入镜了,后期剪掉就行。每十分钟左右,宋砚会打开锅盖搅拌一次,四十分钟后,他用纱布把残渣过滤出去,过了四遍才把汁水重新倒进锅中,加入适量的冰糖,继续熬煮。黎安全程陪着,也不觉得无聊,两人一起聊天时间仿佛过的很快,到中午了,他们的秋梨膏还没熬好。因为一口锅被占用了,他们中午决定吃打卤面,金梅婶炒了两大锅青椒炒蛋,青绿和金黄的配色看上去就非常有食欲,盛出来装满了上次用来揉面的不锈钢盆。面在清水中煮熟后捞出来,过一遍凉水,也放在不锈钢盆中,装了两大盆,这样,就可以自己装面,吃多少夹多少,不够再加,十分便捷。面在煮的时候黎安就给金工头打了电话,让他们来吃饭,毕竟面坨了就不好吃了。面和卤子都端到了外面,方便那些工人吃饭,他们也到外面自己打。宋砚拿着盘子装了两份,黎安给田舅爷和王太婆端了过去,其他人都自己动手了,程清云更是装了满满一份。黎安回来时,宋砚又装了一份,递给黎安,“给我的?有点多,我可能吃不完……”“你先吃,吃不完的,”宋砚停顿了一下,“可以给毛毛吃。”“我还以为你要说吃不完的你……”黎安脱口而出,随即反应过来,没把话说完,但是宋砚已经听懂了,他一笑,“吃不完的我来吃也行。”“谁要你吃了,我有毛毛。”黎安端着面走回活动室,坐到桌旁,毛毛也跟了进来,她把面拌匀,夹了一筷子粘着卤汁的面,放地上给毛毛,毛毛开心的用舌头卷起面吃进嘴里。宋砚也端着面进来,坐在她边上,和她一起吃面。黎安以为她吃不完的,不过面太好吃了,她中途分了几口给毛毛,剩下的她自己都吃完了,没给宋砚留。这时,金工头吃完面,过来和黎安说“下午水廊就能完工了,山泉水那边我也搞好了,到时候给你打电话,绝对会有惊喜!”“真的吗?”水廊居然要完工了,她这两天还真把这个事给忘了。“差不多下午三四点的样子吧,到时候你可以让村长他们一起过来看看,我保证你们都会:()二十岁的乡村悠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