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就是那一回,他突然感受到了说书的魅力,奈何那家茶楼档次略高消费略贵,他跟客户听的时候太困没有珍惜,现在自己去又总是囊中羞涩,一来二去,茶楼的说书竟然成了白月光一样的存在,网上听的说书都成了替身。
因为职业问题,他知道说书人在唐朝就出现了,但他在长安打听过几回,不是说书人去了别的州道,就是他这边各种错过,因为阴差阳错的次数太多,到最后他也失了听书的兴趣,没想到现在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那神猴自王莽篡汉以来,便被压在五指山下……”
徐墨阳一边想着以前的事情,一边听老者说书,在简短又有些熟悉的背景介绍以后,一句话便如炸雷般在耳边响起,让他的脑子里只剩下了一句话。
【原来我穿越的,是西游啊。】
第99章两界山
徐墨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院子的。
他好像回去就一头栽到了床上,好像睡着了又好像没睡,似乎路过了一个又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耳边总是有一阵阵的嘈杂音色,他试着听了听,只能隐约听清大夫之类的字眼。
星星好像在他耳边叫,好像有人给他换了衣服,又用什么东西擦了身子,好像有什么尖锐的东西刺进了肉里,有哭声在耳边萦绕,但徐墨阳仔细听听,却又似乎什么都没有,一切的一切都像是隔着厚重的玻璃,缥缈的白雾。
他在梦境的边缘游荡,从人世间的点滴琐碎到妖魔间的丛林法则,徐墨阳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只是在最后的最后,他好像撞到了什么东西,对上了一双金红色的瞳孔。
那是……谁?
徐墨阳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周围是一圈的老大夫,别问他是怎么知道职业的,中草药都给腌入味儿了。
应该是前几天下了雨,现在角落没有放冰盆也依旧凉快,徐墨阳还有些长久失去意识后带来的模糊,只是听着大夫说醒过来就好了之类的话,一双眼睛却穿过人群,从缝隙中看到洒落在地面的一抹金黄。
今天阳光正好。
“我睡了七天?”
等最后一位大夫带着自家神婆出门,徐墨阳总算是有时间了解目前的状况,然后就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下意识的掐掐自己的脸,就发现自己好不容易养起来的肉又没了。
啊这……难道骷髅就是他的宿命吗?
徐墨阳暂时不去思考那些重大的时代问题,拖着无力的身体完成了洗漱工作,据秦娘子说他从倒下以后就没吃没喝没上厕所,至于为什么没嗝屁她也不知道,可能是请的哪个神婆或者大夫真的显灵了吧。
徐墨阳也没有让这件事情占据他太多的脑容量,毕竟都来到大唐西游的世界,往前看有每天让渔夫打一尾金色鲤鱼的袁守诚,往后看有出生就被咬掉脚指头还健康长大的江流儿,他估计也是被哪位好心的存在帮了一把,不必多想。
毕竟多想就是细思极恐了。
几天不进食的脾胃明显虚弱,徐墨阳吃了碗冬瓜肉汤羹便觉得有些撑了,在心里祈祷自己回头不要拉肚子,确定除了邸店的开业被耽搁了一些,其他事情都在掌控范围内后,总算是开始琢磨把自己刺激大发了的时代问题。
为了防止自己用脑过度,旁边还摆了不少好消化的食物。
作为西游记,尤其是大圣的狂热粉丝,徐墨阳早就把原书不知道翻来覆去看了多少遍,甚至开店的时候都认真考虑过要不要把名字起为金箍食肆的那种,后来放弃也不是因为改变了主意,而是觉得应该等开连锁店的时候再这么命名。
毕竟这么一家小店,是配不上大圣的武器的:)
贞观三年。
徐墨阳在纸上写下四个大字,这是他现在所处的时间点,他之前听说书的时候,因为心神巨震没怎么听全,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句被压在五行山下,而原文中明明写的是两界山[1],是蝴蝶效应还是……
对了,是唐王征西!
徐墨阳思索片刻,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因为喜爱西游和职业原因,他简单了解过一些唐朝的历史,虽然因为和平的日子过久了脑子有些退化,但大概时间还是记得的。
从渭水之盟到突厥舞王的诞生,前后大概不超过五年,而玄武门之变跟渭水之盟是在同一年,则突厥舞王最晚在贞观五年出现,按照他之前从边境到长安的路程,突厥四年左右唐军便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而按照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古代战争策略,贞观三年便应该会有战争预兆,包括但不限于征兵征税……所以他赶上了历史?!
徐墨阳看着自己列出来的时间线有些恍惚,西游记和现实历史带来的错乱感空前的强烈,在他以为自己来到平行时空的唐朝的时候,说书人告诉他这是西游记;在他觉得这是神话世界的时候,脑子又告诉他这跟真实历史还真有联系。
若是再扩充一下,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也是贞观三年跑路的,这个猛人从凉州跑到玉门关,又往印度走了一圈,在恒河水的摧残下依旧活蹦乱跳,十七年后平安返回长安,跑路的时候还刚好碰上唐军扩疆,要是跑的慢一点,那就一直都是国内游。
“这都什么事儿啊……”
徐墨阳苦笑着捂住脑袋,狠狠喝了一口温热的果汁,他尝不出来是什么水果的,只知道应该是加了蜂蜜,味道不坏,但还是有些怪怪的。
看着自己列出来的时间线,掰着手指算算现在的具体日期,徐墨阳悲催的发现他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如果这个时代的历史线一致,那么顶多到年底,长安就会传来征兵的指令。
更悲催的是,根据原来的历史线,蝗灾一直持续到贞观五年才宣告结束,百姓才能过上相对平静的耕种生活,而现在牙人手中的奴隶已经越来越多了。
徐墨阳是看过这个时代的灾民的,虽然少有死者,却也都是瘦骨嶙峋,或是全身浮肿,年纪小些的偶尔还有些情绪,成年人却都是多了口气的活尸。
他不知道这些难民从何处来,难民们也不知道自己能往何处去,有些吃了长安城外善人给的一口粮食,便挣扎着继续走,消失在道路尽头,更多的却只是在城外或躺或坐,过着活一天算一天的日子,纵使人数不多,但一批批下来,数量也颇有些惊人。
饿死的不多,活着的不少,却都只是吊着口气,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