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似混乱,实则乱中有序,像是一把把尖刀,一会儿刺这里,一会儿刺那里,不停攻击‘刺猬’外壳,企图冲出一道口子。
双方激战,让看台众人眼花缭乱,有的人连呼吸都差点忘了,直到缺氧,猛地大喘一口气。
朱棣带领一支骑兵队,专门咬秦王的左翼。
即便秦王的阵型乍一看不好突破,可世上没有攻不破的防守盾,除非你自己太弱,对手太强。
朱棣觉得自己不弱,秦王也没强到那个地步,而朱棣有自信,是因为秦王也有弱点可抓。
带兵,也是要讲究默契的。
一是兵将熟悉指挥者的作战方式,令行禁止,二是士兵之间配合的默契。
这次演武都是从护城卫挑选出来的精兵,可真正磨合的时间不多,布阵更需要士兵之间的默契。
朱棣带队冲击了几轮,就发现,边军组成的阵型更难破,打开一个口子,也能自动自觉地迅速补上,即便大家都是来自不同边防卫所,但凝聚力和应变力还是强于护城兵的。
左翼这边的边军分布明显更多。
朱棣咬牙,看来朱老二是料到自己会带兵攻左翼了。
但没关系,他也可作佯攻,吸引注意力。
现在就等着看,是‘刺猬’的壳先碎,还是‘尖刀’的刃先卷。
很快一炷香就烧完了,观看台上有擅长算数的大臣,目光扫过,在心头默默统计,发现燕王的战损率高于秦王。
而秦王阵营的人头数原本就比燕王多。
如此下去,两炷香烧完,秦王也会因为存活人头数更高获得最后胜利。
朱高炽本来记得的前世知识不多,说起算术,也就小学级别,可这会儿他一眼扫过混乱的演武场,脑海里就自动统计出双方人数差距,战损率。
就像是一台精密度极高的计算机,整个小型的演武场战局就像一个图像模型,眨眼推演出数种可能性。
只是朱高炽看得太紧张,脑子快速闪过这些,也没太注意,而是握着小拳头,“爹爹快反击,爹爹加油。”
朱元璋自然也瞧出来,此时战况对朱棣是更不利的。
这么久还没突破秦王防御,每次刚破出一口子,又被秦王及时补上。在这么胶着下去,朱棣最后会因为战损过高,存活人更少,输掉这一场对决。
不过朱元璋有点意外的是,才两岁多的小奶娃好像也看出来了。
这个年纪的孩子,能看懂的也只是双方打得多凶,分辨不出谁优势更大,至少目前的战局,不少缺乏军事经验的大人都难看出端倪。
双方此时正激战呢,势头看起来都很猛。
所以听到朱高炽那一句‘快反击’,朱元璋有点在意,要是一般大人只当自己多想了,毕竟小奶娃子才两岁多,能厉害到哪儿去,随口一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