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然,寝宫传来不合时宜之声。
有人没有通报一声,便来到寝殿。
沈微渔思绪打断,听声音耳熟,起身绕过翠屏看向来人,只见那人面皮白净,不苟言笑,掀起珠帘,来到内室,屈膝行礼,沈姑娘,太后感染风寒,命小姐去趟寝宫侍疾。
“姑母病了?”她神色惊讶,手里的锦帕子几乎要落在地上。
王嬷嬷是太后的亲信,看到这一幕,缓了缓语气道,“时辰也不早了,老奴带沈姑娘过去。”
沈微渔拢了拢衣袖,恢复了镇定,“有劳嬷嬷了。”说罢,便唤归禾与自己一道过去。
狂风已停歇,此刻宫廷万籁俱寂,晚风拂面,沈微渔行走间,察觉寒意,轻声问了句,“王嬷嬷,姑母病重,陛下可知。”
“沈姑娘进宫三月,身心都系在陛下身上了。”王嬷嬷面不改色,语气意有所指。
沈微渔垂眸,余光瞥见自己裙间的海棠绣花摆动,笑了一下,“姑母说过,我进宫便是为了陛下而来。”
王嬷嬷斜瞥一眼她,回头看向深不见底的游廊,“沈姑娘有此心,太后定会欣慰,至于陛下那边,已有宫女去禀告陛下。”
说话间,狂风又作乱,沈微渔发髻上的步摇摇曳,海棠花冲身后席卷而来,鼻间闻到浓郁的花香,耳畔传来归禾的惊呼声。
“小姐。”
沈微渔还未回身,皓腕一紧,抬头一看,张嬷嬷攥着自己的手,往西边分岔走去。
她还以为王嬷嬷是带自己去避风,也就任由她攥紧,身后也传来归禾赶来的脚步声。
沈微渔抬头,瞧见远方的宫殿离太后所居住的寝殿相隔甚远,不由疑惑地道。
“王嬷嬷,我记得此处不是去姑母寝殿的路。”沈微渔停下脚步,眉头微微蹙起。
“沈姑娘,老奴不会带错路。”王嬷嬷也当即停下步伐,松开她的皓腕,侧身转头,神色严肃。
“太后是沈姑娘的姑母,若沈姑娘出事,老奴可是吃不了兜着走。”王嬷嬷又补了一句。
此时大风已经停歇,沈微渔望着回廊,海棠花飘落庭院,任由晚风捶打,心底的心绪不断翻腾,随后温声道,“王嬷嬷。我来宫中几月,姑母的寝宫在何处,我早已记在心中。”
“沈姑娘,老奴是太后的人,断然不会连累姑娘。”王嬷嬷肃然地道。
沈微渔与她对视了半晌,直到归禾气喘吁吁追上来,她眉头舒展,“王嬷嬷时辰不早了。”
王嬷嬷笑了一下,“天寒露重,沈姑娘太后还在等你。”说罢,踅身又往前走。
仿佛之前的对峙,未曾有过。
“小姐。”归禾脸色煞白来到她的身边,握着宫灯的手心出冷汗。
沈微渔看她不安,轻声安抚,“无事。”随后握住了归禾的皓腕,温热的触碰,像是给她当定心丸。
归禾苍白的脸色也缓缓有了血色,担忧也少几分。
她们跟上王嬷嬷,来到一座宫殿小门,四处寂若无人,漆红的宫墙在深夜泛着幽幽冷意,好似流淌的血色渗入墙围缝隙,无一不让人惧怕。
沈微渔蹙眉,“王嬷嬷,我记得此处不是姑母的寝宫?”
“沈姑娘跟老奴往里头走便是。”王嬷嬷不欲解释,推开宫殿的小门,径直往里走。
归禾不安地攥住她的衣袖,忧心忡忡地望着她,“小姐?”
王嬷嬷打断她们对视,催促一声,“沈姑娘。”
沈微渔握了握归禾冰冷的手,“莫怕。”而后跟上了王嬷嬷的步子。
归禾闻言,也不敢多言,苍白着脸跟上去。
她们一路穿过廊檐,折西而行,雕梁画栋的凉亭映入眼帘,紧随其后的便是一间亮堂的宫殿坐落在河岸水池,四面掌灯。
沈微渔一下子认出此地,惊讶地看向王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