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千钧一发时刻,裴厌辞又给他下了一剂猛药。
刚过惊蛰,北方传来战报,戚澜率领十万大军,列兵边境,直指度州。
第四日傍晚,皇帝召集了霍存进宫,问,“姜逸之前遣散的各统军府兵马,如今都回去了吗?”
霍存不知道他怎么问这个,实诚道:“都还在路上走着。”
“都将近两个月了,还没走回自己州?”皇帝纳罕道。
霍存默然。
怎么看怎么像一开始就知道早晚还要返路的架势。
“不用让他们回去了,命最快的探子去找姜逸,将那些军马重新召回。另外,再从西部和东部各调三十万军马给他,让他好好给朕守着东南。”
西南刚打老实了,更富庶的东南方开始想要试探了。
“给姜逸的兵马,会不会太多了?”霍存忧心道,“若是把他的心吃大了,动了不该有的心思……”
皇帝眸光微动,似有一分嘲弄,“你有何办法?”
“随行监军,古来有之。”霍存硬着头皮开口,将腰垂得更低,“之前就是各统军府里没有扼鹭监的人,才导致被那些藩王钻了空子。”
皇帝面上沉凝,有些犹豫。
之前棠溪追跟他提起好几次,军队中要有监军,统军府也该设置他扼鹭监的人。这个提议每次都遭到了他严厉的驳斥和责罚,罚得狠了,他也不敢再试探这条底线。
原因无他,军队是根本,现在还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可若棠溪追的人插手,那他就不能保证了。
他聪慧,却也难驯,表面臣服周到,实则就是一条恶犬,于卧榻之侧虎视眈眈,稍有打盹的时候,就能把自己撕烂。
若是再让他染指兵权,一个宦官,谋朝篡位是不可能,但他日龙椅上做的人是谁,可能就不是由自己来决定了。
霍存身为棠溪追的义子,怎么可能不知道棠溪追曾提过不少次这事的事情。
“这事……”
他低垂着头,咽了咽口水,一颗心七上八下。
“你挑些伶俐的,先安排进姜逸和北疆沿线一带的驻军里。”
皇帝终于松口。
那是看在霍存听话温顺的面子上。
与之相对的,另外一人则必须死了。
垂山夕阳金光洒满了宫殿沿路的青石板,霍存手里握着一道圣谕,此刻心情并不感到轻松。
圣谕内容是,棠溪追将在一月后被斩首。
此谕以极快的速度昭告天下人,安京上下一片欢腾,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远比过年还喜庆热闹。
裴厌辞也让戏院连夜排了一出宦官当道、民不聊生,最后天下共怒、铲除奸邪的戏码。
在这出戏里,愤慨状告棠溪追的顾九倾以巧妙的方式成为了路人角色,当朝呈辩八十三项罪名的简吉安、刑部尚书、崔涯、顾万崇……那些人或多或少都成了陪衬和反角,在不经意之间,关于一场“正与邪”的恶斗,成了裴厌辞与棠溪追两人的双簧戏。
他们在痛声唾骂棠溪追的作恶多端的同时,裴厌辞的正面形象也悄然落入了他们心里。
裴厌辞与棠溪追,因为这场戏,正式进入百姓心里。
也开始成对出现在历史舞台,开始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
这场戏很长,从头演到尾要两个时辰,票价也比平常贵一半,但借着棠溪追的恶名,场场爆满,座无虚席,连走道都有人买站票来看。
裴厌辞在这一个月赚了将近七百万两,加上江南那些戏院,足足有八千余万两。
毋离都感慨这人天天都在赚黑心钱。
钱从手中过,裴厌辞立刻将大部分投到戏院的扩张中,在大宇中部和南部个州城开分院。
开始毋离还心疼裴厌辞花钱的速度,现在看着暴涨和暴跌的数字,他都没感觉了。
只有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名友戏院很快在大宇雄州和望州遍布。
“裴厌辞”这个名字,开始出现在大宇各地,润物无声地潜进大宇百姓的心里。
第136章自尽来就来了,还带甚吃的,他们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