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章
老陶有没有讽刺他们不知道,但把他们与旁边的人相提并论,有点被恶心到。
卢副科长和江副科长一致嫌恶地朝另一边扭头。
陶科长:气氛好像有点尴尬。
“咳咳,那个,小许啊,咱们进去吧,催的这么急,也不知道上面又要出传达啥精神。”
陶科长拉着许姣姣赶紧进了会议室。
这次与会成员都是科室干部,人不算多,正好靠门边就有位置,他们正好坐下。
跟在后面的卢副科长和江副科长本想跟着许姣姣坐,想到刚才陶科长说他俩是许姣姣的哼哈二将,两人起了逆反心理,坐的躲得远远的了。
许姣姣:毛病。
过了会,谢主任胳膊下夹着文件,脚步匆匆的带着几位副主任,几人一脸严肃地坐下。
谢主任一向不喜欢多说废话,又是个临时会议,他更没有耽误时间。
等到朱晓丽把会议资料一人发了一份到许姣姣他们这些科室干部手里,他开口了。
谢主任拧着眉,他一副心事很重的样子。
“诸位都知道,我们国家一直面临着严峻的外汇形势,咱们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平衡外汇收支,收效是有的,但是很慢。”
会议室里众人面面相觑。
外汇短缺是他们国家从建国以来就一直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一方面,国家建设需要大量进口设备,另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储量却不够,每年的粮食进口就是一笔很大的外汇压力。
创汇的口号不是一天两天才喊的,国内的组织和各单位也都一直在努力,各种纺织品、矿产品,生铁、黄金,每年都是百吨百吨的向国外出口。
然而哪怕是这种砸锅卖铁的架势,他们国家依旧欠着苏国不少外债。
老大哥也不是喊一声啥东西都白给你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机器是要钱的,专家也是要钱的。
中央鼓励出口创汇,但是真要做到,很难。
谢主任叹了口气:“本来这跟咱也没多大关系,省里的华侨商店扛着吸收外汇的重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