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哥儿,把碗拿出来!”谢玉珍唤道,她走到另一个灶边,将锅盖揭开,一大股水雾涌上来,她反射性躲开。
这次又没烫到。
每个碗里都盛了大半碗莲子饭,每个碗里一边堆着韭菜炒小鱼一边堆着她自己做的腌萝卜,堆的高高冒尖。
工人每个人一大碗,多了也没有。
她和谢朗将碗筷一一摆到工人桌上,大家也不争抢,按照年纪顺序拿。秦叔因为是外人,拿的是最后一碗。
猪肝汤是用一个汤盆盛着端到桌子上的,他们吃完碗里的饭了自己盛就好了。
“是大米!”一个年轻一些的拨开菜,看到底下露出的晶莹的白,凑到一旁惊讶地小声跟年纪大一些的谈论。
他们之前觉得最多也就是稠粥而已,竟然是米饭,如此奢侈?
要知道现在大部分人一日两餐吃的大部分是粥,能吃干饭,只在难得奢侈的时候。
这掌柜居然给他们包的午食是米饭,还有两个荤食,真是难得的善人。
“下午好好干。”年长的沉默了一会儿,开口叮嘱桌子上的人,“今日下午收尾,大家干好自己的事,千万别出纰漏,要又快又好,否则下次再有谢掌柜的活儿,我可不叫你们了!”
“我们心里知道咧!”大家异口同声说道。
工人们珍惜地将第一口米饭送进口里,干饭和粥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米粒费咀嚼,咀嚼之间嘴里涌起淡淡的甜,莲子和饭一起被煮透,比粉藕还要粉,轻轻一抿就化在嘴里了,味道很清新。
然后才开始品尝炒小鱼,这种小鱼是他们这边河边现捞现卖的,最多只能长到手掌大小,刺相对比别的鱼会少一些,大部分人都是把它晒干后食用。
掌柜的不吝啬放油水,小鱼内脏去除的干净,一点苦味都没有,只有河鲜独有的鲜美,带着韭菜辛香的鲜颇让人有些上瘾。
一旁的酸萝卜嚼着“咯吱咯吱”的,咸味一下子占据味蕾的顶峰,此时立马吃一口饭,和萝卜丝一起大嚼。
他们只感叹——太下饭了!
谢玉珍给他们用的都是脸盘大小的平碗,因此分量是够的,每个人都可以吃饱。待吃完碗里的饭,嗅觉便被桌子中央的猪肝汤吸引过去。
这时候再打眼一望进去,眼睛就很难拔出来了,菠菜和猪肝片白的白,绿的绿,汤水如同米汤,看着就耳目一新,顿时又觉得胃里可以再挪出一点位置。
一般来讲,猪肝很难做的没有沙沙的口感,但这碗汤里的猪肝完全没有。秦叔端着碗嘬了一口,夹起一块猪肝片塞进口里,大概是因为切的足够薄,火候把控到位的问题,这个猪肝片很嫩。
汤里飘着几根姜丝,所以有淡淡的辛辣味道,波菜的存在是点睛之笔,塞进口里感触便翻一层,浸满汤汁的菠菜完全没有肉腥味儿,只人人觉得香,吃完后便没有感觉。
因为爽快是不会有感触的。
天气冷,吃完汤里的料汤水就冷却的刚刚好,这时候再将汤一口一口喝进肚子里,别提有多熨帖了。
“谢掌柜,你手艺真好!”秦叔大声夸到,“虽然都是些家常菜,但别人和你完全不能比啊!这么多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猪肝了。再一想,船上的兄弟做的那叫饭吗!”
他抱怨道。
谢玉珍在后厨做饮子,之前给李香君喝过的莓子紫苏饮,赶着秋天的尾巴,到冬天就不做这个了。
她将饮子放到几个捕快那桌,这次还是用的喝茶的白底青花陶瓷盏,一边放着个白色勺子,勺子底釉面上有小金鱼。
“谢小娘子好雅致啊!”沈二看向饮子,“这饮子放进这杯盏,也不枉它出窑一次了。”他夸道。
“哪里。”谢玉珍轻笑,“郎君们要吃什么?我看厨房有没有材料,没有的话我叫个闲汉去买来。”
“谢小娘子不必麻烦了,我们就过来交个饮子,在衙门那边已吃过了。”沉默良久的李香君突然开口。
“那郎君们自便。”谢玉珍闻弦音知雅意,退到后院去了。
“大哥,你刚才掐我干嘛?”见人走远了,沈二一脸疑惑地问,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你刚才打算说什么?”李香君一下一下用勺子敲着盏边,眸光凉如河水,威胁似的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