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的头一站就是大明寺,此地香客众多,门口又摆着许多摊位。有算命的、有代写家书的、有卖烧饼的、还有专门来此卖书画的书生,真正是百业相竞,热闹非凡。
“恒弟,我们到底要找什么?”
三人在路边的茶铺坐着许久,一壶茶都快见底。辛素昭亦是竖起耳朵,他到现在也知道恒弟要办的报纸为何物。
“能让人觉得新奇,看到之后会记住的事情。”陈恒不好解释热点的意思,只好把内容拉长。
“有你的新作还不够吗?”薛蝌继续问,辛素昭亦是知道陈恒写的《聊斋志异》,倒不用刻意回避隐瞒。
陈恒摇摇头,“毕竟是第一版,万事重开头,我还是想做的更好些。”
如果大家都只是为了话本打开报纸,久而久之,报纸的吸引力不免下降。报纸想要真正推广开,就需要培养大家对其他内容的翻阅兴趣。
好的习惯,就要从一开始打下基础。
陈恒拉着两人又在大明寺门口苦坐半个时辰,又马上换到第二站。他们转道来到扬州府衙门口,观望着进进出出的人。
也不知是府衙办事效率太高,还是来的人都是为了小事。一个多时辰下来,进出的五六个人,都是愁眉苦脸进去,眉开眼笑的出来。
辛素昭在一旁瞧出陈恒有了些急色,就说道:“恒弟,你若是想看人告状,可是来错地方了。”
“哦?”陈恒有些不解的问道,“这话怎么说?”
薛蝌亦是偏过头,默默听着。
“府衙大门,一般人怎么会来。”辛素昭拿手一指,他爹是当官的,对这里的门道清楚的很,“寻常人谁敢没事劳烦知府大人,县令对这种人也会深痛恶绝。”
“你要真想看人告状,得去附廓县衙。那里的门口才热闹呢。”
所谓的附廓县,就像京城里的宛平县一样。虽归属一城,但每个街坊被管辖的县却不同。扬州的附廓县之一就是江都县。
陈恒这才恍然大悟,连说几声谢谢,赶忙出去拦下几个轿夫,抬着三人就往江都县衙跑。
一到此处,县衙门口的人果然就比府衙多上许多。
陈恒这才喜滋滋的从隔壁商铺里,借来两条板凳,拉着两人就在门口安坐。见到有人在县衙门口聚着讨论,陈恒就默不作声的凑上去听。
可惜,听到的问题,都是些平平无奇的小事。陈恒有些不满意,除了让薛蝌拿笔记下外,还是选择继续等待。
这样的日子,一连过了三日,真是把辛素昭看的头眼昏花,弄不懂恒弟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事情。
“要不,再换个地儿?”薛蝌给出自己的建议,扬州城下属的县又不是只有江都一个。
陈恒摇摇头,这两天他家里人就要送东西过来,他暂时是离不开扬州的。
“再等两天,等我爹送过东西,我们再去附近的县里转转。”
辛素昭当场喜上眉梢,终于能离开扬州出去转转了。
此时,陈恒扫向远处的目光,却突然一亮。
他的视野中,正有一个男子在县衙门口来回踱步,满目愁容一看就是有事。可对方一副要进不敢进,要退又有些后悔的模样,可不就是碰上大麻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