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黄忠没有辞官就直接跑来投靠他,他反而不喜。人做事要有始有终,要懂分寸。关羽从曹操那里跑路的时候,都知道要先挂印才走。当然,算一下时间,这事是五年后的事情!如果黄忠没有挂印辞官,刘敬就会认为这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他势必会慎重考虑。听到黄忠把印挂了,绝了自己的后路,表达了黄忠的决心。刘敬这下高兴了,大笑起来:“汉升,得你相助,乃我之幸,他日你必能……功成皓首……这许靖还真是有点本事。”他莫名其妙地想到许靖的话来。“哈哈哈哈。”黄忠也想起这事,乐了起来。“对了,汉升,你是回长沙后就辞官?”“太守,刘将军……嗯,那刘磐,当日兵败之后,匆匆撤兵,还在路上时,他就琢磨着怎么向刘表汇报,刘磐此人虽是失信于太守,但人倒是不坏。”“只是他当众食言之后,我心中便不安,想起在南阳之事,当时我与太守素不相识,太守尚且帮我,想必太守是好人,必不会为难我。所以我打算壮胆来找一下太守。”“后来一想,若是太守不计较,我欠太守的恩情就多了,倒不如投靠太守,为太守效力,以报太守之恩。当时又怕太守不答应,便先辞了官。”“我的意思是,你是怎么跟刘磐辞官的?”“他平日对我还挺好,我担心不忍开口,便修书一封,把官印留下,中途离开大军!”“那在信中,你是把你来投我之事说了?”“倒没说投,只是说要见太守!”黄忠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妥。“那就麻烦了,刘磐倒不会怎么样,就怕他把此事如实告诉刘表。你家人在哪?”“正在家中休养,我在军中,照顾不便,便把儿子留在家里,有两个仆人在照顾。太守,这……有什么不妥吗?”“你来找我,刘磐知你是重承诺之人,不疑有他,但刘表得知此事,必会认为你投敌,则有可能会抓捕你家人!”刘敬显然对刘表不抱好感,主观意识上认为刘表一定会这么干。“啊!这……祸不及家人,刘表这……”黄忠也大吃一惊。“什么祸不及家人,汉升,你忘了我之事,我兄长得罪刘表,他可是杀了我兄长、大嫂,连幼儿都没放过。”“那我向太守告个假,现在回一趟家,把家人接到南昌来。”“等一下……”刘敬陷入思考,过了一会儿,他才说:“我跟你一起去,明日启程。”“太守……这不妥吧!”黄忠以为刘敬亲自去迎他的家人,心中一阵感动。遗憾的是,他会错意了。随后,刘敬让下人把手下众人都叫过来,连一向不理政务的左伯也不例外。众人看到黄忠也在场,心中诧异,纷纷询问这是谁!“诸位,今日召集你们,有几件事情。第一件事,刘表大军已败,刘繇也退了兵,皆赖各位出力,我对诸位表示感谢。”说完,刘敬向在场之人施了个谢礼。在场众人都还了个礼。刘敬又接着说:“第二件事,此人姓黄名忠,字汉升,是南阳人。”他指了一下黄忠。“从今天起,他将是我豫章郡之臣。汉升武艺超群,不下于兴霸。”黄忠也站起身来,向众人打了个招呼。听到刘敬说黄忠的武艺不下于甘宁,众人便不敢小视于他。“汉升原是刘表的将领,此前曾率军攻打南昌,今日投靠于我,期间缘由我不细说,兴霸最清楚,你们随后可问兴霸。”其实,他不说,手下人自是不会主动打听。“第三件事,是关于我的身世。”刘敬当初改了名字,只为逃避刘表的追杀,并非有意瞒着别人。黄忠来到豫章,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再隐瞒身世,否则日后必生成纠纷。“我曾对诸位说,我乃豫章汝南慎县人,名叫刘敬,其实这些都是假的。”“啊!”在场诸人无不哗然。“那太守……”“我真名叫刘廙,字思恭,是南阳安众人,乃本朝初慎侯刘隆的后人。”随后,刘敬把自己兄长被害,改名脱逃一事,完完整整地说了出来。“我虽非有意,但终是有所隐瞒,真是对不住诸位了。”刘敬再次向在场诸位行礼致歉。“太守此前所为,皆是无奈,今坦诚相告,也是对我等赤诚,我等愿意跟随太守,乃为太守所折服,与太守身份无关。”“倒是太守既然是汉室宗亲,这身份还得利用起来,若论起亲疏关系来,太守身份可比刘表、刘繇都要尊贵,这对我军亦是有利。”若是论身份,刘敬和光武帝刘秀同出于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这一脉,确实要比刘表和刘繇尊贵。鲁肃带头了说了这么一句,支持刘敬,众人也纷纷表态支持,刘敬这才松了口气。如此一来,他隐瞒身份一事就此揭过。“不过,我是刘廙一事,我并不想公开,而是仍是刘敬为名,以免引起刘表的猜忌。”步骘建议:“太守无须忧虑,可仍以刘敬为名,但先汉安众侯之后及本朝慎侯之后的名号得传出去,如此才名正言顺,外人得知,必是从者云集。”“子山说得有理!”众人也都觉得这么干比较好,刘敬就答应了下来。“第四件事,我打算明日和汉升一起,回一趟南阳。”刘敬话音刚落,鲁肃就反对了起来:“这不妥吧!南阳如今是刘表的地盘,太守又与刘表有过节,岂能再去南阳之地?”在场诸人也都看着刘敬,他们都知道刘敬并非鲁莽之人,想听刘敬的解释。“我去南阳又并非光明正大地去,只是私下悄然前往,刘表又怎么会知道我去南阳?我兄长名气虽盛,我却没有什么名气,见我过长相的人也不多。”“南阳位于荆州与豫州交界之处,刘表对南阳的控制力极弱,南阳各县表面上归属刘表,实则没几个人当刘表是回事,只要我不去襄阳,就不会有安全问题。”:()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