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望星第一次近距离看这种比赛(),激动到热血沸腾(),简直恨不得抛下自家二哥,站起来给余曜加油鼓掌。
如果能在池檐边就好了。
青年甚至已经能想象到,那种被雪板贴脸擦过的紧张和刺激。
不止祁望星一个人这样想。
周遭的媒体记者们,有一个算一个,都不受控制地向前探身。
就好像这样就能离得更近,他们也能分享到少年此刻的激烈与热血。
只可惜余曜此时的畅快淋漓远不是外人所能想象得到的。
他一次次冲上蓝线标记。
眼前的景色在银白和蓝天中有规律地切换。
过山车和疯狂摆锤叠加般的双重兴奋刺激中,少年热血翻涌,心脏仿佛都要跳出胸口一样。
身体与大脑脱节,完全任凭自己在肌肉记忆地支配下一次次跃出池子。
乾坤颠倒,风声紧呼。
五脏六腑错位颠簸,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
“唰——咻!”
一次次地往返积攒的超高速度中,少年转瞬之间就来到了第一轮的尾声,最后一次纵身飞出池檐。
这一次,他比任何时候跳得都高。
足足八米的距离,一点三秒左右的滞空时间。
足够了。
比大跳台也只少了一点点。
余曜在熟悉的失重感里顺着自己的轴心,拼了命地翻腾转体。
他的骨架小,身量纤细,理所应当地要比别人转得更快更好。
少年卯足了劲。
黑色身影就转出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可怕速度。
还是在解说员“一!二!三!四!”的高喊声里,少年才终于松开抓板的手。
修长的身影在半空中舒展开。
但黑色的雪板仍然在继续旋转。
“四圈半!”
解说员盛历帆语气急促,生怕自己数圈的速度赶不上少年翻转的速度。
但还是在少年落入池底,减速向池外滑去时,才来得及震声:“五圈!”
盛历帆激动大喊,“是一个五圈!”
他在慢速回放里很快火眼金睛地数清了余曜的具体偏轴周数,当场判断出了——
“这是一个三周偏轴转体1980!”
观众们也都炸开了锅。
【那是不是应该叫triplerk1980?】
【这个动作,换算一下就是正常跳跃的三周偏轴转体1800,在大跳台都没有多少人完成吧】
【好像就小鱼,艾莫斯和费利克斯能完成】
【我的天呐,u型池卷出了大跳台的难度,就问还有谁!】
沸雪论坛也在激动讨论。
【我真的哭死,余真的致力于拔高每个项目的上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