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说,是‘11。26%’。
这个数值是非常惊人的,因为任务是s级难度,需求科研币高达12ooo点。
每一点,就相当于12o个科研币。
换句话说,只是听听报告,就提升了132o以上科研币的进度,都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不过情况也是不可复制的,因为波动偏差才刚刚现,国际众多学者都很感兴趣,才会出现如此多的研究论文。
后续国际上肯定还会有新的论文出现,拿过来读一读也许还能继续提升任务进度。
但是,只靠读论文,肯定不能完成研究。
这样的提升是有上限的,而到了上限就不得不‘氪币’继续后续的研究。
在学术会议结束以后,张硕感觉自己收获的不只是任务进度,还有对于源点论研究的整体想法。
源点论的完善,归根究底还是要解析混乱力场,研究四大力的相互关联。
每一种基础力和基础力之间的关联,都是非常复杂的。
混乱力场则更加复杂,想要探索起物理特性,就像是在研究神灵的力量。
以人类的脑思维能力,最终能够理解吗?
张硕不清楚。
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部分的研究都非常难,而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则可以帮助自己完善‘大方向’研究,也会让进度加快。
所以碰到一些小的现时,也许不应该直接解决,而是把机会留给其他人。
这样一来,就会有很多的研究出现。
他可以不断查看别人的研究,综合在一起提升主要研究的进度,来更好、更快的完善理论。
“要保持平稳的心态,不要在乎一些小的研究。”
“给别人机会也很重要……”
问题,就在这里。
他个人的影响力太大了,但有一个小现的时候,自己说的话已经成为了权威,成了标准答案。
就像是高能所物理中心,他说波动偏差和弱力相关,结果拿出的研究报告都和弱力相关联。
如果当时没有说起弱力的影响,他们可能会有很多其他想法,思维也不会局限在弱力范围了。
即便研究基础是错误的,但基础的错误并不表示研究没有意义。
一些牵扯到其他方向的论证,也能够有很重大的意义。
“以后理论方向上,还是要做大研究,最少也要达到a级难度。”
“那些小研究、小现,可以交给其他人来做,甚至是开放给全世界。”
“除非是技术性的,理论方向一点点进展,根本无足轻重……”
“就像是谭友铭院士说的,要沉下心,专注做一项研究,慢慢积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