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亲朋在关外站稳跟脚,会带动家乡父老也前往关外,像是连锁效应。
所以他们都想去关外。
然而此时的鹿岗镇和胪滨府太过特殊,可以说还没定性,所以不允许迁人口过去,即便迁入也要经过各种审查。
赵传薪问她:“你想去关外吗?你以后想过什么样的日子?”
“俺想吃肉,以后俺要炼很多大油,炖菜俺就能放很多油。俺要种很多地,再也不用饿肚子……”
赵传薪背后的臧美灵,忽然感受手背温热。
臧美灵疑惑,她歪头打量,见男人的眼角有液体聚集,却迅蒸。
她严重怀疑他掉金豆了刚刚,有一滴滴在了她手背:“你是不是也饿肚子?你饿肚子还能长这么高?”
她觉得饿肚子才会哭,否则人怎么会哭?
赵传薪想起了他小时候,奶奶炒的土豆片,没别的,全是油。
半盘土豆片,半盘油。
能吃上肉以后,即便她六十多岁了,奶奶还是无肉不欢。
她七十岁的时候,还能吃两碗饭。
她穷怕了。
她到老了也还是一刻闲不住,仿佛偷得半日闲,后面就会没粮吃。
她一把年纪了,冬天出门干活在冰上滑倒,人老了骨质疏松难以痊愈。
好不容易恢复,又急着去干活。
两年摔三次,她再也没能起来。
无论怎么劝说,也挡不住她干活的执念。
不干活就饿肚子这个逻辑,已经深植骨髓。
赵传薪是大孙子,一直嚷着要给她很多钱,带她回老家看看。
结果前面混的不温不火。
好不容易有钱了,她人没了。
他直抽自己嘴巴子,挣个几把钱?不如在她身边陪她走完最后几年。
小时候,奶奶去赶大集的时候,就是这样背着他的。
只有出了大集,才会把他放下,因为大集人多,她生怕孙子丢了,也担心被人贩子拐走。
臧美灵此时瘦的没几两肉,长的也不漂亮,干巴巴的,不像老的时候那么胖。
她一辈子以胖为美。
她说:“咱们是亲戚,俺家也没有余粮给你吃啊。现在俺挨饿,你要是多吃一顿,俺哥哥也要挨饿了。”
当地重男轻女严重。
宁饿着小女儿,不能饿大儿子。
赵传薪感到喉咙哽的厉害。
他干巴巴的吞咽了一下说:“要不你跟我走吧,这样你家里省下一份口粮,我家里能天天吃肉。”
“俺不跟你走。”臧美灵哭了起来。
离开家的恐惧,盖过了吃肉的诱惑。
赵传薪赶忙哄:“好好好,你不跟我走,那你全家都跟我走,这样就都能吃饱饭了。”
臧美灵说哭就哭,说不哭就不哭:“真的?”
赵传薪重复道:“真的,咱们是亲戚。”
臧美灵不太懂:“你跟俺们家是亲戚?”
赵传薪摇头:“不,我就跟你是亲戚。我能让你家吃饱饭,但是你呢,你想要啥我给你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