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普通的核磁共振加增强就好了。”
“以上,是我的第一个想法。”
“第二个,我回顾了患者以往术后的一些复查影像学结果,全都现,每一次的检查结果之后,骨折的断端,都没有愈合的迹象。”
“也就是,好像没有肉芽组织生成的迹象。所以我提议我们做一个小的试验,就是给患者做一个小巧的骨牵引穿洞!”
“然后继观一段时间,骨牵引的穿洞,是否存在骨折愈合期,这样一来,我们要么肯定患者的自愈能力,要么否定!”
骨折的康复分四个期,这是骨折的概论里就有的大体内容,大家都很熟悉。
在遇到了未知病种的时候,就需要从这些基本原理出。
骨折的康复分四期,1、肉芽修复;2、原始骨痂形成;3、成熟骨板;4、塑形。
肉芽修复期是骨折断端出血、肿胀使周围骨髓干细胞分泌到骨折周围,形成局部血肿,该过程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这第一步都没有看到的话,那么后续就不用谈了。
方子业继续道:“第四种可能,我再看了患者的最初次病例,写的是开放性骨折,有不规则骨折碎块。”
“前天,我问过了患者,患者受伤之后是神志不清状态,同场地还有其他的伤者,那么,你们说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
“那就是这个不规则的骨折碎块,不是患者自己的,而是其他人的,所以,在第一次骨折治疗的手术中,将他人的骨折碎块,当作了患者的骨折碎块保留了下来,拟做骨支撑的支架,所以就产生了局部的免疫排斥反应。”
“这些骨折碎块,在后来的手术中,已经完全坏死吸收掉了,但局部依旧存在着免疫排斥反应,这才是后续手术依旧不愈合的关键。”
“还有第五种可能,那就是我们应用的一些药物,到达不了骨折的断端。”
“于正常人而言,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即便达不到局部,患者自体就有修复的能力,不需要外来的药物辅助,但这个患者不行……”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通过局部穿刺或者是介入的方式,进行局部给药试一试。”
方子业的创伤外科基础理论是6级,因此,对各种原理都是融会贯通状态,一下子就罗列了五个方案。
罗列出来后,当然就是讨论环节。
最后,确定了三种方案,一个就是骨牵引洞尝试证明患者的自愈能力,第二个就是通过局部给药,第三个就是考虑是不是真的存在局部的免疫排斥。
优选前两个,次选第三个。
这个病人的治疗探索先这么定下来之后,方子业才又道:“宫教授,我觉得,昨天在群里面的第六个患者,还是挺有意思的?”
宮家和闻言,对每天病例都很熟悉的他,顿时眉头一皱:“方教授,您是说,那个下肢极度畸形的患者么?”
“这个程度的畸形,可不好治疗啊,他的患肢,比健侧肢体,至少短缩了有二十厘米!”
“而且还有一定程度的肌萎缩。”
一般的畸形,要么就是短缩十厘米以内,下肢短缩了二十厘米是什么概念?
你把肢体恢复正常了,肌肉怎么办?皮肤怎么办啊?
血管和神经怎么办?
全程移植?
目前,治疗团队考虑的是不是要将健侧行短缩移位处理。
“是挺有难度,正是因为有难度,所以我们才可以试一试嘛!”方子业道。
“不过这也是我个人的初步想法,具体要不要收治,还是要几位教授一起探讨的。”
方子业不会自专!
能来这里的病种,都是千奇百怪的,也不知道疗养院从哪里找来的。
不过,华国的面积很大,什么罕见的病种,其实都可能有病例的存在!
只是多和少的问题。
庞大的基数之下,病人量还是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