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提前预定的院士,公开课!
接下来办公室就谈起谁能通过学部投票的事情。
院士增选也是很激烈的。
通过候选提名只是第一步,后续还进行学部二轮评审,并最终进行学部会议投票。
候选人要拼学术成果,也拼资历。
如果学术成果非常的突出,突出到比其他人都强上一大截,就是像是张硕一样,完成国际级的成果,拿到国内第一个菲尔兹奖,资历就根本不是问题了。
反过来说,成果分不出差异,资历就有影响了。
罗勇军才刚上五十,只担任博士生导师几年,资历相对还是要差一些的。
学术成果倒是很惊艳,还包括了ns方程问题,但因为主研究人是张硕,他的贡献有多少,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李伟华的情况也类似。
这方面,也有张硕个人带来的影响。
如果完成ns方程问题以后,张硕在学术领域并没有其他重要成果,很多人就会认为罗勇军、李伟华的贡献很大。
但是,张硕的学术表现太惊艳。
数学领域完成了那么多重大成果不说,还引领了新物理方向的研究,开创了源点物理并研究出越时代的科技。
所以很多学者都认为,ns方程问题研究中,罗勇军、李伟华只是附带的。
只要,还是张硕!
有一种说法是,“不管谁和张硕一起研究ns方程问题,最终都能完成。”
简单来说,换谁都行!
这就尴尬了。
当然ns方程问题绝对是大的加分项,但院士增选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今年科学院增选名额有73个,其中数学物理学部分到了18个,但一般来说,通过学部评审的人数要少于增选名额。
数学物理学部的18个名额中,只有6个是数学院士,评选规定基础数学方向不少于3人,应用数学方向不少于1人。
按照往年的情况,最终通过评审的数学院士,很难达到拿到的名额数量。
换句话说,成为数学院士的只有4人或5人,其中基础数学方向为3人或4人。
现在公布的院士候选名单中,有15名学者都是基础数学方向,而张硕已经提前锁定了一个名额,也就是14名学者竞争2到3个名额,可以算一下评上的概率了。
“怎么算,机会都不大。老罗,你要是今年能评上……”齐志详说着停了一下。
罗勇军眼前一亮,马上追问,“怎么?”
“你就请我们吃大餐!”
“没问题!”
罗勇军一拍桌子答应下来,还没等其他人疑惑,他马上补充道,“咱都是爽快人!”
“我请客,你结账,!”
“……”
张硕和李刘双悦一起在大学教师楼的房子住下,第二天也干脆休息了一天。
一直等到下午五点钟,才去了高院楼的办公室,准备履行自己的教学职责开一趟公开课。
公开课是昨天就决定的,上午大学里已经听到了消息,数学学院和物理学院的博士生,都可以申请去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