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件事之中无辜躺枪的李鸿章,其实他一开始知道要教导小皇帝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拒绝的。教导皇上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儿,教的好了是本分,教不好那可就是天大罪责了。而且现在可是慈禧太后当权,整个同治年间他就已经知道慈禧太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了,如今慈安太后不在……她可是权势滔天不可抵挡啊。所以说,就算是把皇上教好了,那说不定也会被这个女人迁怒。
李倓不知道李鸿章对于成为帝师这件事,当成了飞来横祸。他可一心想着怎么用自己的帝王威严让这位在大清朝举足轻重的臣子臣服。
所以,在面对李鸿章的授课之时,李倓所表现出的可不是以前那般愚笨且狂傲,简直就是一个被宠坏的不学无术的小皇帝的样子。此时的他,谦逊好学且十分的聪慧,在治国问题和四书五经上的论点都懂得举一反三,这让李鸿章很是吃惊的同时,也很是欣慰。
渐渐熟悉了之后,两个人之间也产生了亦师亦友的关系,那日,李鸿章曾试探性的问道:“之前听那些夫子说,皇上厌学,如今亲自教授却发现传言有误,皇上显然很是聪慧。”
李倓又哪里不知道李鸿章是在试探他到底是真蠢还是藏拙。李倓心知现在可是他等待许久的好机会,自然不会装傻充愣,只是笑着对李鸿章道:“既是传言,那肯定有传言传出来的理由。在有些人的面前适合装傻充愣,但在一些人的面前只要做自己就好了。不知,李中堂觉得朕说的对不对。”
李鸿章倒是没想到小皇帝居然这么坦白,心中猜测这小皇帝莫不是真的要拉自己入伙。其实这些日的相处让他也觉得皇帝掌权之后,也许真的能给大清的百姓带来和平安康,这样想着他继续试探道:“皇上说的自然是有道理的,但是皇上不担心有些东西展现的太早了,对皇上不利吗?”
李倓苦笑着摇了摇头,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朕本也不想如此,但只能说,慈安太后去的太早,朕也不得不早些成熟起来。”
李鸿章以为是慈安太后死之前和皇上说了什么,毕竟皇上是慈安太后死之前见到的最后一个人这可不是什么秘密,连忙问道:“皇上可是发现了什么?”
李倓放下手中的毛笔,站起身走到书架旁随手拿了本书,继续道:“并不是发现了什么,而是一些事情一直都摆在那里,无人敢提罢了。其实对朕来说,掌权者是男是女都无所谓,只要能给国家带来兴旺,那就是好的。但是如今的大清朝,可谓是外忧内患,再不好好整治,便不知道会落得如何下场。”
李鸿章有些讶然眼前的小皇帝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连忙道:“外忧内患?皇上有些危言耸听了,如今的大清虽比不得康乾盛世,但却也算是国泰民安吧。”
看着瞧着李鸿章笑了,笑容中的嘲讽和鄙夷过于明显,让李鸿章有些不适却无从发火:“朕倒是没想到李中堂会说出这般自我安慰的话,大清自以为地大物博不同他国来往,却不知已经落后他国多少。昔日的太平天国,以及今日的白莲教。当年的虎门销烟,可如今民间吸取鸦片之人仍旧不占少数,所谓的和平都是虚假,你身处京城,却是看不到这浮华之下的疮痍。”
李倓的声音因为情绪而加大,说的李鸿章内心震撼一时之间竟是什么都说不出。
显然,李倓没打算放过李鸿章,继续道:“朕不想去争什么,也不想去抢什么。这江山本来就是朕的,朕身为帝王,自然不会让朕的臣子百姓受到威胁。李鸿章,你若是真的把朕当作一个皇帝,把你当作大清朝的臣子,那么……你就应该做一些事情,避免将来的战乱,避免亡国!”
李倓的眼神无比的尖锐,其中闪着李鸿章不敢直视的光芒。
也让他想起了初为官时的心情,也想到了最初对慈禧的不满,到现在的无所谓。
身处高位总是会让人迷茫甚至走错路,日子过的太过于安逸,他都快忘记他最初为官的愿望了。
李鸿章羞愧的跪倒在地:“臣知错了!臣愿听皇上吩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倓这次笑得像个奸诈的狐狸,却仍旧正义凛然的看着李鸿章:“有了李中堂这句话,朕就放心了!你且附耳过来……”
数日后,以李鸿章为首的大臣们一致上奏要求再次禁止鸦片,并上书鸦片不除,大清数年后将无一个能战之人,到时国弱民弱,大清竟有亡国之危。并强调这次就算是得罪英国人,禁鸦片之事也势在必行。
慈禧对待外国人仍旧有那么一丝胆怯,却也知道若是百姓们都变成了病秧子,那她这个皇太后也就做到了头,就允诺了李鸿章等人提出的‘再次硝烟’。
硝烟活动是很艰难的,因为真正下派调查之后,李鸿章发现真的就如同宫中那个小皇帝说的那样,鸦片已经遍布全国,到处都有吸食鸦片之人,而吸食鸦片之人都已失去人性,为了鸦片卖儿卖女卖妻子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隐隐竟给他带来一种人间炼狱的感觉。
他把鸦片全部都没收放在城门口点燃,这场大火少了三天三夜,似乎烧醒了大清朝那沉睡许久的野心,也烧醒了国外人对大清朝的不满。
☆、阴招
阴招
李倓从来都不是一个好人,甚至说他是个坏人也不为过。但是他是一个好皇帝,至少他做皇帝的时候,百姓都可安居乐意,而他的国家也是无人敢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