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看似风平浪静的应天府,谁知没过几天,突然就被一件事给搅动了。出于意料的是,搞事的不是朱元璋,而是丞相胡惟庸。

御史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没事儿都能找出点事参上几本,一听闻此事就出动了。

起因是胡惟庸幼子在街上闲逛,跑来跑去,一时没被家仆看住,很不幸地就被马车撞翻了。

人送回府上,救是救回来了,却落下终身残疾,一辈子站不起来了。

暴怒的胡丞相命人把马车夫捉了起来,然后不经刑部,擅用私刑,把马车夫给杀了泄愤。

御史们虽也有同情胡惟庸幼子遭遇的,但一码事归一码事,你胡惟庸凭什么不报官府就把人给杀了。

没有调查事情经过,没有通过刑部司法部门同意。

后来有人一查,还是姓胡的幼子胡闹,家仆又没看住,在街上和人起了争执,这才不小心被行驶的马车撞了。

马车夫要负责任,但罪不至死。

胡惟庸却为了泄愤,以权谋私霸道专横、无视法度草菅人命。

参,必须参他胡惟庸!

御史群情激愤,下笔如有神,写下一篇篇痛骂胡惟庸的折子,列数罪状,打定主意这次要把胡惟庸参个够本。

这其中,还要数刘松,刘御史写得最是针针见血,把胡惟庸往日里的仗势欺人、结党营私一并联系起来。

那是不把胡惟庸弄得个充军流放都不过瘾。

刘御史也不是乱参,他近来主要抓的就是丞相胡惟庸,只是折子一次次递上去,一次次被朱元璋搁置不批。

但刘御史是他们御史里,头铁第一人。

秦王,晋王,燕王包括朱元璋本人,他就没有不敢参,不敢劝谏的。要说刘御史,还是刘基刘伯温亲手选拔出来的御史。

刘伯温还是御史中丞时就护了他好多回,不然早被人坑死了,后来刘伯温病逝,御史中丞换了人,这刘松还是一如既往,该参就参。

也不知是命大还是什么,除了偶尔被人敲闷棍,痛揍一顿,他倒也好生生地活到了现在。

这次刘御史写好参胡惟庸的折子,连夜递进宫里。又怕朱元璋选择无视,包庇胡惟庸,第二天早朝,刘御史顶着朱元璋眼神压力,硬是站出来,当着文武百官面,慷慨激昂地参(痛斥)了丞相胡惟庸一顿。

就是可惜,当事人胡惟庸也不知是不是今天要被骂,竟然没上朝,告病在家了。

但朝堂上,不少大臣的脸色也很难看。

因为刘御史骂人火力太强,他们这些跟在胡惟庸身后的,或是交情还不错的,全被波及了。

文官们很激动,看着口水飞溅,脸红脖子粗的刘松,一个个握紧了手中笏板,要不是朱元璋在,他们肯定要群起而攻之了。

至于武将那边,相比之下,倒是稍微平静一些,除了个别与刘御史有仇的露出幸灾乐祸看好戏的眼神。

朱元璋坐在上面,面无表情的,也看不出什么来。

要是以前,他要么直接大发脾气,要么下令拿人了,可最近的朱元璋有点让人捉摸不透。

刘御史好不容易说了一大半,准备歇一口气继续骂不,是继续参。

朱元璋高坐上首,都能清晰看到他努力吞咽口水的动作,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而趁此机会,旁边早积满火气,再也忍不住的文官们一个接一个站出来。

他们也要参!

又不是只有你御史才会干这种活。

谁还不是满腹经纶,骂人不带脏字了。

刚开始站出来参人的文官,顾忌朱元璋,还压着情绪,用词也还妥当,但看朱元璋没发火,又被御史台那些书呆子回攻过来。

于是这些文官也放开了,撸起袖子开骂。

但大家激动归激动,言辞可以犀利,动作却不敢放肆。双方对骂都分站两边,很有秩序,开骂之前先朝朱元璋行礼,再朝对面拱拱手。

就很讲究。

毕竟没人嫌活得太长,偏要在朱元璋面前来放肆、自由无拘束那一套。

等到朱元璋看够了,一旁王太监高亢尖利的声音大喊道:“退朝——”

文明开骂的官

书友推荐:燕尔(古言1v1)见微知著(弟妹 H)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七零宠婚:撩硬汉!生三胎我的年轻岳母私吻蝴蝶骨大王万万不可!翡翠衾(nph)触手怪她只想生存认知性偏差穿书后成了狼孩被嫡姐换亲之后替身男配只想赚钱千里宦途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岁岁平安女神攻略手册他的暗卫逐澳游戏琉璃阶上
书友收藏:千里宦途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七零大杂院小寡妇官婿美人香全文完结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医道官途大王万万不可!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认知性偏差替嫡姐爬上龙床,她宠冠后宫一品红人官道之权势滔天强者是怎样炼成的诱奸儿媳非常权途易感被嫡姐换亲之后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青花冷(先婚后爱H)我的年轻岳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