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严重?换一所学校当老师都不行了吗”
“是的,不行,这次好严重。”妻子喃喃道:“而且这次真的好快,前面李校长才刚在我们面前提起……”
“可能是证据确凿吧”这话脱口,我就感觉自己是不是踩到了妻子的雷区,但转头看向她的时候,倒并未觉得她对证据二字有什么太过敏感的反应。
“还是觉得有些过于严重了…这么一来,整个人生轨迹都变了…”妻子像是对我说,又像是对自己说似的,“本来还好好地在评职称,而且呼声最高……哎”
我注意着她的表情,隐隐约约间,感觉她有一种躲过一劫的庆幸。
*********
大约8点左右的时候,我和妻子到了第二位学生的家里。这位学生的家和第一位差不多,都是我们这片区里,比较普通的高层住宅。
当然,和前一位不一样,这一次,我是和妻子一同进的学生家。
原因无他,是我们停好车的时候,孩子的家长都齐刷刷地跑到楼下来迎接我们……而当他们看到我也来的时候,硬是邀请我也要上去坐一坐。
所以最后,耐不住盛情邀请,我也只能跟在妻子的身后,一同随她上了电梯。
跟在妻子的后面,我这时候终于可以肆无忌惮的观察一下她的身体……当然,重点是脚部……只是,偷偷地看了几眼,却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异样的地方……妻子的棉袜,也好好地穿在脚上,脚踝也没什么红色的抓痕,一切似乎都是那般的正常。
孩子叫小林,今天在她奶奶家。在进屋落座后,他们3个人,就开始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进行了沟通。
从他们的对话我可以得知,孩子的语文一般,数学特别差,倒是英语却是特别优秀。
这也是这孩子总分依旧可以位于班级前列的原因。
只不过这一切,当妻子有些无奈地告诉他们,以后英文老师可能要换人的消息时,不仅仅是孩子,连家长都震惊地忙问为什么。
对此,妻子只能将王丽老师的处罚结果和事情经过,告诉孩子父母。当然妻子的用词还是很委婉的,我怀疑若是以孩子的阅历,可能都听不懂。
孩子的父亲听完以后倒还算是淡定,但孩子母亲就一下有些不同意见,她有些不解地说:“白老师,像这种事,你们学校内部自己消化一下不就好了,为什么处理的这么严重,弄得所有人都知道啊……王丽老师我也见过,她人还是很好的,哎!这么处理,也太……”
“这你就不懂了。学校是需要抓校风的地方。老师是学生的表率,更要以身作则。现在这谁让她做出那种事的,做老师的不好好教书…教到别人床上…这样的老师,不教书了也好。”孩子父亲似乎是看不下去,插嘴道。
“你懂什么!处罚归处罚。但这毕竟是人家老师的私事,现在这样还弄个公告,搞得人尽皆知,丢不丢人……人家以后还怎么做人。”
“这就是告诫呀。不这样,怎么起告诫作用?”
“换个老师,你女儿成绩下来你怎么办?”
“呵。那你难道希望你女儿长大,也变成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就比如现在,你看看,我就记得这孩子先前吵着要买那什么吊带衫……都是和那王丽学的。”
“你这就是落伍!穿个衣服而已大惊小怪的,这也怪王老师……更何况我们小林还是孩子,怎么可能变成那样…”
“这些都是从小到大,潜移默化的。小时候如果就受到不好的影响,长大必然不会学好。”小林的父亲看了一眼妻子,淡淡说,“你看。就像白老师。一看就是一本正经的人。你想,你什么时候见她穿黑丝、网袜去学校?,这王丽留学回来的,思想就是有问题的。这会被发现,是好事。我可不想我孩子变得像她,打扮得像个小太妹一样。”
孩子的母亲无奈地摇头,眼里都是鄙夷的神色。看着这两口子在这斗嘴,我和妻子都是只能无奈地对视一眼。
妻子比我想象中的淡定。
本来我以为这两口子说到王丽教师,妻子会有一些心虚的触动。
不过目前来看,她倒是消化的不错。
大概是她觉得,她已经搞定了王明父亲了,而后者不会再找她的麻烦?
“行吧行吧,懒得和你争,反正事情也已经这样了。”孩子母亲叹息道:“那,接下来不知道会换哪个英语老师……还要劳烦白老师你多盯盯,给我们选个好点的,负责人一点的。”
“嗯,这个你们放心,我肯定会上心的。”
“有白老师你这句话,我就放心啦。”小林母亲笑着说,“其实英语我们倒也不是特别愁,主要还是这孩子的数学……”
“对了白老师,先前你们是在王明那孩子家里家访对吧?”小林父亲问道。
“嗯?嗯……对的”
“我和孩子爸呀,真的羡慕王明父亲……王明那孩子,脑子聪明,数学好。不像我们家这个,哎,给她到处补课,成绩还依旧这样。”孩子母亲问:“白老师,他们家孩子是怎么学习的?你知道吗?”
“也是按照平时的要求,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妻子接着说:“其实呀,好好完成学校里的任务,真的就可以了。平时多复习。其实像他们,还羡慕你们呢,学习自觉,单词认真背呢。他们王明……真的一点都不自觉,每次都得他爸爸逼着才学呢。”
“哎,可要考好学校,光认真可不够啊……”
“这样说还是有些片面的小林父母。在这个时代,其实态度才是决定成败的。我觉得呀,你们家孩子,态度真的很好,就是太缺乏自信。”妻子坚定地说,“有时候,我真觉得她压力很重……小林爸爸小林妈妈,其实我觉得,你们最该做就是给她信心……孩子嘛。你们更多的时间应该夸奖她……比如比王明认真,比王明踏实,一直强调别人家孩子好,这其实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
“我们也是气啊!这孩子总是粗心,明明知道题该怎么做的,就是偏偏做错……明明啊,她就是会的。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