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简单得说了自己的困境。
他们俩在逃难路上大难不死,遇到了基地出来寻找物资的人,一路跟随着去了基地。
但基地的情况和他们想象的不一样,原本作为地下城建设的基地,在即将完工时却碰上了大地震,无异于灭顶之灾。
他们这些投奔的人全都傻了眼,地下城崩塌了,即便是基地居民也全都变成了流民,连吃带住全都要靠自己。
周惟静在听到这的时候,已经隐隐猜到了,这个基地就是乔安和邹家人赴任的那个基地。
她心中一动,“那个基地是不是叫做人类火种,你认识邹勇志和乔安吗?”
董欢欢仔细思考了一下,和小梁确认了几句,困惑摇头,“我们不认识,不过基地里的人很多!我们认识的就那么几个。”
董欢欢接着说,“我们出来也是被逼的,之前天气反复无常,天气好的时候虽然找不到什么资源,但就是吃草根啃树皮也饿不死,但旱季和寒季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我们根本没法在外面找到资源,只能找蛇头赊账……”
说到这,她深深地叹了口气,“我们俩已经欠到没有蛇头愿意再放贷给我们俩了。”
“而且,要不是我们俩出来找资源了,估计那些蛇头就要来剁我们的手指了。”小梁悻悻补充道。
他们俩之前虽然也要靠赊账,但好在胆大心细又运气好,每次在暴力收账之前都能刚刚好找到一处资源点,紧张刺激地过了几年,日子虽然苦但也勉强活了下来。
但今年念成格外不好,秋天林子里的蘑菇和板栗被一群长得既像狐狸又像狼的动物糟蹋完了,连那些手里有枪还有人的大户都要勒紧裤腰带生活,他们在基地附近早已被人翻过几百遍的地界翻了又找,最后咬了咬牙,偷了隔壁那家大户的枪,卷着铺盖行礼连夜跑了。
他们这次出来,就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绝想法出来的,如果找不到足够的资源,他们便是死在外面也不回基地了。
江述面带微笑,但心中腹诽,什么不回基地,是想回也回不去了才对吧。
基地,有很多人,还是乔安和邹家人可能在的基地,周惟静心念一转,这不是刚好瞌睡就有人来送枕头吗。
她又从边上的柜子里摸出一罐蓝莓干,递给他们,询问道,“现在基地还欢迎外人吗?基地平常有人管理吗?我听你们说的,进入基地需要居民身份证,意思是需要捐物资?”
周惟静现在对捐物资都快有心理阴影了。
董欢欢连忙摆手,“基地是每个人都能进的,但是很多人都宁愿呆在基地外面,因为里面太不方便了。”
据董欢欢的描述,地震后,基地的人(主要是士兵和建设人员)三班倒地在废墟中救助还活着的人,在救完人之后就开始着手基地的改建,大概用了一年的时间,建出了一个地上的雏形,让所有人有了居住的地方。
临时住所在灾后半年,就宣布只有基地内部人员可以使用住房,其余人宵禁之后,不能在基地建筑内逗留。
基地内部的所有东西,包括基地集体耕种出来的粮食都是需要积分兑换的,住房需要兑换,食物需要兑换,而积分都是靠劳动或者物资兑换获得的。
且积分交易只面向基地的正式人员。
但基地的进入门槛不高,像他们这种前来投奔的人员,只需要经过考核就能进去。
得益于基地的性质还有军队,在基地附近晚上就不用担心野兽等的入侵,也不用害怕因为有物资而被围杀,非常的安全。
但基地唯一的缺点就是,基地区域范围内管理非常严格,不允许私下交易,也不允许以积分以外的东西作为交易货币,编入基地内部名单就必须遵守基地的规则,每天遵守基地的安排来劳动。
有一部分脑筋转得快的就想到了取巧的办法,那就是围绕着基地,在基地的外围自己用木头搭一间小屋,既享受基地的治安和基础设施,又不用接受基地的劳动安排。
周惟静闻言松了口气,不是那种交了钱和物资才能进去的就行。
江述在边上发问,“既然进基地的门槛不高,为什么你们不进基地,反而是把自己弄成现在这样了?”
这句话犀利又直中核心。
准得让董欢欢和小梁都要捂心口了,小梁苦笑道,“和我们一起来的那人在基地外混得风生水起,我们也就起了一样的心思,只是后来我们明白自己不是这块料的时候,想进基地也进不去了,我们一身债,得还完了才能进。”
周惟静了然地点点头,“那你们现在打算怎么办?”
“我们打算留在这里收集物资,你们呢?”董欢欢目光灼灼。
从这位看起来就过得很好的周姐就能知道,这边的林子里肯定物资很丰富,只要留在这里,一两年时间就能攒够物资,然后再也不用愁进还债的事了!
“我们打算去找基地,”周惟静好心劝道,“这片林子虽然物资丰富,但是林子里的野兽也很多,旱季和冬天都挺难熬的。”
董欢欢眨眨眼,天真道,“可是周姐你们不是过得挺好的吗,而且我觉得这间小房子很暖和,比我们在基地里住得都好。”
小梁急切为情商下线的同伴补充道,“周姐,你放心,我们不是要赖在你们家里,我们会去附近找城市遗址,然后想办法自己建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