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苏轼屡遭贬谪,历经八州,看过人间险恶,自觉壮志难酬,方知诸葛于乱世之艰辛,才明白当年自己不过书生意气,只是庸人呓语而已。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食肆内一时无言,那角落里瘫着看闲书的刘邦却是忍不住打破了寂静,“方便面?为何名字这般古怪?”
“高祖陛下!”先前刘邦闷在角落里不出声,诸葛孔明不曾发觉,这时才发现大汉朝的开国皇帝竟在此处,立时便准备站起身来行礼,却被刘邦给拦住了。
“既然身在忘川,前尘已断,凡世里那些繁文缛节就算了吧。”刘邦浑然不在意地摆了摆手,豁达说道,“我亦不过是一缕英魂而已。”
“高祖陛下,我……”
诸葛孔明想开口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他来到忘川之后,便已知晓身后之事,季汉灭亡,幼主被俘,汉室之隆也终究化为泡影,身为汉臣又有何脸面去见先帝呢?
“方便面来啦!”太平公主兴高采烈地撩开后厨的布帘,从里面欢快地跑了出来,见食肆内气氛似乎有些不太对劲,她往后退了两步,困惑道,“婉儿,我是不是出来的时机不太对?”
“哪有的事。”上官婉儿连忙拉着她的手坐了下来,为后边的唐棠让出了道路,“这时机刚刚好。”
太平公主这一打岔,倒是让屋内原本的凝重气息消散不少。
“这便是诸葛先生想要品尝的「方便面」。”
虽然话是这样说,唐棠端上来的却只有一个空碗,以及重重叠叠的油纸包。
别问唐棠为何用的是油纸,为了重现这后世的方便面,她已是竭尽所能了,总不能让她在忘川炼石油做塑料吧?
她自然也可以将面煮好配上调料再端上来,但那样可就体现不出方便面的特色了。若不是说想品尝方便面的是这位历朝历代都备受尊崇的诸葛丞相,加上唐棠自个儿也觉得有趣,她可不会费这么多力气。
“这该如何下手啊?”上官婉儿在旁边瞧着也觉得稀奇,本想开口问唐棠,见到旁边的太平公主一副“我知道快点问我”的表情,便配合地开口问道,“殿下,您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那是当然!”太平公主神采奕奕地说道,“我刚刚可是全程看着呢!除了掌柜的,可没有人比我更清楚了!首先呢,要先拆开那个最大的面饼包!”
有幸能为这诸葛丞相指点迷津,这让太平公主有点得意起来,这不管怎么说也能算个小诸葛吧?
“这样吗?”诸葛亮循言将那封着的面饼包拆开,色泽金黄的炸面饼落入碗中,发出“哐当”一声轻响。
“这饼的模样倒是稀奇。”苏轼这会却是拿出了老饕的专注姿态,“是以这样的面饼就水吃吗?”
“咦?你怎么知道要就水吃?”太平公主扭过头来讶然道,她可是刚刚缠着唐棠问了半天,才搞明白这方便面该如何进食。
“公主久居宫中,可能对民间吃食不太了解。”一说起吃食来,苏轼便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民间很早就有「棋子面」,是以面团揉搓后切成方棋形状,蒸熟暴晒后便可随身携带,以热水冲泡即可食用,行军打仗时也常备作军粮。”
“如此说来,这棋子面竟是方便面的前身。"太平公主恍然大悟,“东坡先生果然博学多才!”
在他俩在旁边高谈阔论的时候,诸葛亮已陆续拆开油纸包,神情专注地将每一包调料小心翼翼地倒入碗中,连一滴一粒也不浪费,“这样便可以了吗?”
他的手指修长白皙,骨节分明,不论是弈棋执笔,亦或是做其他事情,都是如此赏心悦目。
“听他们说的,还要往里添些热水吧!”刘邦不知何时从柜子旁把水壶提了过来,为诸葛亮的碗里斟上热气腾腾的开水。
“高祖陛下……”大汉开国皇帝亲自为自己斟水,这却是诸葛亮前世未曾想过的待遇。
“嗨,别跟我说客套话,我可不爱听。”刘邦在这忘川过惯了潇洒日子,最烦的就是摆皇帝架子,搞君臣有别那一套,想当年他功成归乡,与沛县父老饮酒高歌,好不快活,可有人顾忌他是何身份?
“只是感叹,往日听人说,玄德公为人处世,颇有高祖遗风。”诸葛亮怀念道,“如今看来,此言不虚。”
诸葛亮不禁回忆起过往,先帝刘备虽贵为皇室宗亲,但从未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君主架子,不论是朝堂之上的重臣,或是蜀地乡间的普通百姓,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桌而食,与他此时所见的汉高祖相比,确是有几分相似。
“毕竟是我老刘家的子孙。”听他这样说,刘邦连连点头,满脸得意,“我老刘家就是英杰辈出……等等?这面怎会这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