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的宣室殿有些看不惯胆大妄为的霍去病的大臣纷纷上前弹劾霍去病,身为一个臣子,贡品怎可超过陛下,这是对陛下的挑战。
一位谏官正气凛然的说道:“陛下,冠军侯身为一介臣子待遇怎可越过陛下,这是不将陛下放在眼里。”
然后又有一个人站的出来:“是极,陛下被后世尊为“千古一帝”光芒怎能被一个臣子遮蔽。”
有头铁的就有识时务的,他们沉默着不说话,就看着这几个傻子不停地在说。心里肯定在想:“冠军侯的功绩得到天幕,后世人的认可,就连未来的在狼居胥山封禅,陛下都纵容他,还在乎这未来之事。”看着陛下越来越黑的脸色,这些人要倒霉了。
汉武帝听着只知道一味阻止自已,却又想不出来任何解决方案的那几个顽固老臣,再看着跪在自已面前,一脸愧疚的卫青和霍去病。
如果因为未来之事而惩罚洗刷了他们大汉耻辱,打出他们汉族骨气的臣子,更何况还是帝国双壁之一,这不是在说他们汉朝天子小肚鸡肠,没有容人之量吗。
在老臣还在不听的谏言时,一道浑厚但又充满怒气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卫青,霍去病此二人被后世子孙成为我们大汉的帝国双壁,他们一改自高祖我朝与匈奴的局面,打出了我大汉,我中原儿女的气势,他们的功绩被历代后世敬仰,为我后世子孙瞻仰铭记,而各位大臣又做了什么,为什么朕到现在没有看出你们的才能,朕告诉你们,我大汉不养闲人,无用之人。来人把他们带下去。”
老年的汉武帝站在霍去病的墓前,注视着天幕上仿照祁连山而建立的专属霍去病的坟墓。“去病,你怎么早早离朕而去了呢?”
“去病,是朕的错,朕没有好好保护据儿,朕悔啊。”}
李安沐问出下一步的行程:“其实陪伴武帝的还有霍去病的弟弟霍光,还有金日磾我们要去吗?”
刘舒华摆摆手:“不去了吧,我们来这主要是看冠军侯的,直接去唐太宗的昭陵吧。我们晚上出发去山东,时间来不及。”
张可星对此也表示支持“我赞同舒华的提议。”
宋皎皎点头表示赞同,少数服从多数,就此接下来的旅程就这样确定下来。
{汉宣帝时期,正在大殿上和刘病已讨论如何保护茂陵的霍光听李安沐所言,惊讶地看着宣帝,不用想也知道他死后是谁把他葬在武帝身旁,只是他没想到陛下会这么做,要知道他已经感受到陛下对自已把控朝堂的不满,他都已经做好了被陛下问责,算账的后果了。
刘病已盯着老成持重,头发花白的霍光,握了握拳,他已经快走到尽头了吧,暗暗发誓:
“平君,朕会为你报仇的。”然后一脸尊敬的对霍光说:“霍爱卿为我大汉殚精竭虑,使我大汉转危为安,霍爱卿值得”
霍光一脸感激的谢陛下,他十分崇拜,感激哥哥,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郎,也十分感谢陛下的赏识。能陪在武帝身边,是他一直追求的事,现在他知道它实现了}
在前往昭陵的路上,三人还在就现在的茂陵一家三口畅所欲言的聊着。
宋皎皎:“你们说,如果霍去病和卫青知道陛下杀了他的表弟、外甥,逼得卫皇后自杀,霍去病,卫青还会为武帝效力,攻打匈奴吗?”
其他三人听到宋皎皎发出的疑问,思考了一会儿,
张可星率先发言“会,我们都知道,卫青一直是谨小慎微的陪在武帝身边,他不结交大臣,思武帝所思,解武帝所忧,他一直在报答武帝的对自已的赏识之恩。”
李安沐:“不错,卫青和霍去病得知此事,恐怕只会自责,不能保护自已在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