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当时放弃的不仅是杀亲叔赵光义,还有皇位。”
赵匡胤其他儿子愣了。
而之后,赵匡胤果然立那个儿子为太。子。
这让赵匡胤其他儿子别提多震惊,“为什么父皇会选择一个心性那么残忍的儿子?”
“很简单,咱们父皇宁愿宋朝帝王是狼,也不愿意再让宋朝帝王当羊。”
“这个道理并不难,但机会有限。”对皇位有想法的皇子忍不住懊恼。
他们心里埋怨赵匡胤,觉得他们父皇应该跟他们说清楚。
早知道赵光义这个叔叔和皇位挂钩,他们肯定不会拒绝。
只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宋朝前中期,本是宋仁宗执政时期,却因为刘娥称帝而发生变化。
刘娥本就有称帝之心,天幕的出现,让她更坚定想法。
至于朝臣们,当然是反对的。
但是他们再反对,也架不住宋朝诸公无能的事实。
更别说宋朝到宋仁宗时期,已经是文官当道时代。
所以刘娥解决他们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通过兵权镇压。
要知道朝中武将们,早就对文臣不满至极,刘娥向他们承诺,过后会平衡朝中文武势力,最起码,不能再是重文轻武的局面。
武将们选择相信刘娥,并和刘娥合作。
而成功之后,刘娥信守承诺,开始平衡宋朝文武,不再让文臣们一家独大。
文臣们就算狂怒,也无济于事。
因为刘娥上有军权,下有黎民百姓拥戴。
而他们文臣,因为靖康之耻一系列的表现,名声已经可以说是烂大街,根本不是刘娥对手。
刘娥登基后,和其他女帝一样,以扶持中下层女性挣钱为主,并努力让女性就业环境全面开花。
同时刘娥培养宋仁宗女儿为继承人。
没错,虽然刘娥废了宋仁宗这个帝王,但没放弃宋仁宗的女儿。
而宋仁宗怎么说呢,在知道自己一辈子都没有儿子后,精气神为之一泄,哪怕是刘娥称帝,他也没多大反应,毕竟他没有儿子,皇位已经跟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