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后世哪怕只是洗手,水流也是说出就出,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水管能看得见,电却看不见吗。”有古人若有所思。
“至于水源的开关,倒不是问题。”诸朝古人呢喃。
他们也可以做出控制水源开合的开关,但对输水的电动力却不明所以。
现在也只知道那种东西叫电,却连电长什么样,都没看到。
姜叶和江雪也没继续讲下去,而是回归今天的主题。
【古代常见的收割工具并不单一。
比如镰刀,可快速收割谷物,整体由一根直木柄和月牙状的铁刃组成,靠内的一侧锋利,割麦的时候往怀里使劲。
不过这种姿势要是使用不熟练,很可能伤到自己,不推荐大家模仿。】
【还有钐镰,比镰刀速度更快,还不用弯腰,造型上比之镰刀,多出一个镂空网兜状的东西,可以把麦子装起来,每次使用,都是镰刀效率的数倍。⑥
需要注意的是,它对体力的消耗也比镰刀多,因为麦子的重量,钐镰每次收割的麦子,分量也是镰刀的数倍。】
“钐镰不用弯腰!”只有镰刀的诸朝百姓们看到钐镰眼睛一亮。
钐镰比镰刀多出的一部分可以由木头和藤条制作,难度并不大。
【收割的本质,就是利用工具的锋利,把农作物整齐割下来,镰刀和钐镰都是利用这一特性,咱们后世的收割机,同样也是这一核心。
不同的是古人收割工具和运输工具是分开的,咱们现在则把两者结合起来。】
只见姜叶和江雪身后视频,用镰刀或者钐镰收割好的农作物,还需要放到架子车上运输回去。
收割和运输,是两个工具。
而后世的收割机,给人第。一印象就是其庞大体型,然后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收割机前端锋利的钢刀。
只见钢刀把麦子等农作物割断以后,农作物并没有被弄到一旁,而是被大型收割机给吞进去,随着轰隆隆的巨响,等麦子等农作物再出来,不仅颗粒和麦秆分离,还完成了脱壳工序。
可以说只要再晒一下,就可以售卖或者直接打磨成粉。
诸朝古人们震惊起身,“后世的收割机何止离收割和运输,他们居然连脱谷都做了!”
再想想他们打谷脱谷的辛苦,他们十分想知道后世大型收割机的脱谷过程。
“收割机是怎么做到脱谷的?!”诸朝古人们实在好奇。
收割靠锋利,运输靠轮子,那脱谷靠什么?
可惜大型收割机内部不像罩子一样透。明,他们看不见里面的运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