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腊文小说>咋办?我爹是奸臣!>22第 22 章

乡试高中,毕竟是值得欢庆的事,陈琰这几日不动笔墨,要么在内宅休息,闲了翻翻书,要么去赴文会、访亲友,给他的恩师写书信。

平安这段时间也很辛苦,天气又一天天转凉,每天都赖在床上不想起。

这天阿蛮硬是将他拽起来的,说外头有热闹看,族里的闲人都去了。

南陈家闲人多,尽数围在小桥南端,阿蛮拖着平安和小福芦挤进去,原来是县衙便差人在桥头立起一座大牌坊,崭新崭新的,与北陈家的牌坊相对。

牌坊建成,县衙官员站在高高的梯子上,将匾额上遮盖的红绸揭开,鞭炮锣鼓喧天,龙狮齐舞,围观者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牌坊有四柱三门,“解元”二字铁画银钩,脊沿飞到天上去,别提多气派了!

此后数日,南陈家的族人走路都是昂着头的,北陈家是出过几位举人,也出过一个进士,那又怎样,没出过解元吧?那可是全省头名,魁星下凡也不过如此。

直到有人昂头不看路,脚底打滑摔了个鼻青脸肿弄,这才逐渐恢复了正常。

人间悲喜不相通,平安托腮坐在桥头的石阶上,举头仰望那座解元牌坊思考人生。

书中记载,老爹是乡试第六名亚魁,会试第十三名贡士,殿试第二十五名进士。

这样的成绩已经十分瞩目了,谁知老爹在他几次三番干扰之下,竟然考上了解元。

乡试解元是什么概念?后世的省文理科高考状元一年出两个,乡试解元三年才出一个。

老爹的科举大业,终于在他坚持不懈的阻拦之下变得更成功了。

仁字房三堂叔爷家的二儿子路过小桥,见他绷着一张小脸,就问:“安哥儿,大喜的日子叹什么气呀?”

“哎,”平安叹息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吓!安哥儿还会背诗呢!不愧是解元公的儿子!神童!”

平安的小心脏又被扎了一刀。

这家伙嗓门大,很快便吸引了过路族人的目光,人们围上来,争先恐后的逗弄平安:“安哥儿还会什么诗,多背几首来听听?”

“《三百千》肯定都会背了,你爹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开始读《四书》了。”

“《四书》算个逑,阿琰这岁数都能作诗了,安哥儿也作一首罢,与你爹的名字一同刻在这牌坊上。”

“干嘛刻在一块儿啊,安哥儿将来要单独立一座解元牌坊,不,状元牌坊!是不是啊安哥儿?”

众人越说越离谱,平安朝他们咧嘴笑笑,忽然指着桥头一颗百年银杏树:“树上有一头猪!”

人们随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平安仗着身量小,抱着脑袋拨开人群,一溜烟地逃跑了。

一气儿跑回家,冲进二门,一头撞在娘亲身上,险些将林月白撞了个趔趄。

陈琰从身后托了妻子一把,就见儿子跑的满头大汗,朝他身后看看,除了阿吉跟着跑来,也没有什么在追他。

“慌慌张张的,出什么事了?”

“爹,我明白了!”他气喘吁吁地扶着膝盖说,“以后出门……我一定装作不识字。”

陈琰一怔,随即笑道:“明白就好。”

林月白一头雾水:“爷俩又在打什么哑谜?”

陈琰道:“我在教他做人的智慧。”

平安抱着曹妈妈端来的水杯,咚咚咚灌下几口水压惊,这才喘过一口气来,对娘亲道:“是大智慧,很大很大的智慧。”

回到前院,银杏叶已经落了满院,满地金黄。

平安提着小篮子,到处捡银杏果。

阿祥拿出个红泥小炭炉,点好了碳。

等水开的功夫,林月白在石桌前坐下来,听陈琰讲述往事:“你大抵不知道我在拜师之前,过得是什么日子。”

陈琰告诉她,陈家虽家境殷实,她的公婆却并不是高瞻远瞩之人,尤其在读书科举一道。

陈琰自开蒙以来,真可谓寒暑不分,昼夜不辍,每年只有正旦、端午、中秋等几个大节不动笔墨,四书五经带注解钻研的烂熟于胸,十四岁下场参加县试,一举夺得案首,成了人人称羡的神童。

父母引以为傲,族人殷切期望,可他从小到大,连糖都不许吃一颗,只因为母亲不知从何处听到了“吃糖会让脑子变笨”的说法。

十五岁那年,陈琰参加府试,当时的知府沈廷鹤一眼便看出,长期的揠苗助长过度消耗了陈琰的慧黠。

十四五岁的少年人,学识受到限制,笔下尽是匠气,长此以往,定是一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悲剧。

书友推荐:千里宦途替身男配只想赚钱私吻蝴蝶骨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岁岁平安在北宋当陪房官道之权势滔天含泪做1认知性偏差逐澳游戏玻璃灯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骤落见微知著(弟妹 H)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被嫡姐换亲之后龙凤猪旅行团我的年轻岳母触手怪她只想生存穿书后成了狼孩
书友收藏:官婿美人香全文完结异世特工在北宋当陪房官路浮沉医道官途陈放顾静姝非常权途诱奸儿媳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开局一杆大狙,爆杀十万鞑子官途:权力巅峰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他说我不配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一品红人钟离先生一直在穿越青花冷(先婚后爱H)官路红途强者是怎样炼成的云婳谢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