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太子殿下用过膳,公文业已誊抄了大半。
祁涵在她对侧落座,十五岁的瑾儿,她的字已然很有风骨,只不过比之十七岁殿试时的文章字迹稍稍稚嫩些。
太子殿下并不吝惜夸奖,听他夸赞,容璇唇畔弯起一抹小小的弧度。
少时夫子为她启蒙,从小就督促她练字。
夫子说了,若要参与科举,一笔好字尤为紧要。寻一处沙地,捡一支苇杆,何处都可练字。
除过在乡间教书,夫子有时也替富贵人家抄书,赚一些银子补贴家用。有时夫子去集市上,还会给她带些饴糖。
每每夫子都要看着她吃完了,方才让她回家。
爹娘总说,他们家中不能与其他人家相较,她身为姐姐,总得让着弟弟些。
起初她信了,偶尔吃一块糖还会有愧疚之感。
现在想想,只余“年幼无知”四字。
容家养她那一点米麦也算是偿还清了,从此再无瓜葛。
容璇忽而想起一事,她到雅和苑后,爹娘也带着弟弟搬到了附近,原是为着弟弟读书。开铺子的钱是她的卖身银,他们一家其乐融融。逢年过节,还装模作样要来看她。
她早已过了少不更事的年纪,清楚知道并非是他们良心发现。不过是因为看出她有机会攀高枝,还想再挖些什么好处罢了。
如今她跟随贵客离开,不知那对夫妇有没有听到什么风声,会不会寻机来打秋风。
她不愿再让他们从自己身上落得半点益处。
脑中思绪不停,容璇落笔仍然细致。
她稍稍长大些时,也是帮着夫子分担过一二的。
眼前的公文抄写毕,三百余字无一错漏,如书法般赏心悦目。
容璇吹干了墨渍,欲起身时,太子殿下倒还有话要说与她。
“三日后,孤要动身离开金平府。”
“殿下要回京城吗?”容璇有些迟疑,消息来得突然,但也在情之中。
金平府弹丸之地,太子殿下当然不会久留。
得了太子肯定的答复,容璇袖下的掌心微蜷。
京城于她而言,是全然陌生的地方,亦是天下士子向往的所在。
原本过上三两年,她也是想凭自己去往京畿的。
她知晓金平府户籍没那般严苛,为科考有许多空隙可乘。
但她眼下被掌控在太子殿下手中,何去何从,先由他说了算。
祁涵没有点明,只道:“京都有明安堂与明义堂,专为女子所设。”
容璇下意识抬眸:“女子也可以进学?”
正大光明,无需身份掩饰?
“嗯。”祁涵答得干脆,“你若愿意,孤可以送你去。”
不过太子殿下巧妙地没有提及,明安堂的课业对她而言太过浅显。恐怕要不了几日,她便该厌烦。
但眼下当然要投瑾儿所好,先哄她的心意。
书房中安静一会儿,容璇回到了昨晚的问题。
“太子殿下,”她望他,第一次直截了当,“为何要对我这般好?”
祁涵仍是简单的答案:“缘分使然。”
他心悦她,仅此而已。
他无需骗她,容璇也清楚这一点,她蓦地忆起了姑姑的话。
太子殿下金尊玉贵,能入他的眼,的确是她的福气。
“可若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