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赵瑶君放下文章,拿起那本小薄册子看了起来。

这《养猪细则》开篇先强调了养猪的重要,其次就是写了养猪的模式——结户养猪,第一批猪由五家一起养两公一母的猪崽,其中一只公猪需要阉割,另一对则用来配种留崽子。

这个模式一直要到猪崽数量足够,且每户有独立能力饲养猪崽时,才各自饲养。

赵瑶君一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赞同道:“此前养猪是野蛮生长的,住在茅厕旁边,吃得都是脏污之物。这猪肉腥臭,浊不可闻,一方面是未曾劁猪,一方面就是吃这些脏东西吃的。如今要改变饲养方法,饲养猪的食物就变成了猪草、麦麸、秸秆、粗糠、豆秆,以及各种我们自配的饲料。”

“一家人养一对小猪,并不现实,五户人家结户养猪,养起来就容易些了。等猪出栏后各家按照你写的规定分好猪肉,也是好办法。”

关键秦国除了打仗外,之后还有旱灾和蝗灾。养猪一开始大面积铺开有害无利,现在应该养猪补充油水,但只适合极小规模的养。

赵瑶君继续翻开小册子,接下来就是劁猪绝技、饲猪方子、猪圈建造与维护、猪病问题、母猪生产、母猪的产后护理等内容。

李斯也用俗白清浅,容易理解的话,将这些细则写得清清楚楚。看样子他不仅在特效里听那个年轻男子讲授养猪知识十分认真仔细,还将奖励的书《母猪的产后护理》也看透了,这细则虽然是各种条条框框,却被他写得言之有物,朴实而具有可操作性。

赵瑶君将册子并文章归拢好,放在桌面上,抬眼默默打量这李斯。

李斯被看得浑身发麻,在她跟前压根不像朝堂上那个挥笔斥毫,一张嘴辩倒众臣的中年法家嘴炮王。

他不自在的笑了笑,小心翼翼的问赵瑶君:“殿,殿下,可是我这册子写得有问题?”

赵瑶君摇头,若有所思的笑了笑:“没问题,写得太好了。这一条条的细则,质朴自然,干脆利落,真如法家律文一般密不透风,面面俱到。李大人不愧是法家之翘楚,我看这客卿的位置,实在是委屈你了,我看九卿之一的廷尉,倒是很适合李大人。”

九卿之一啊!

廷尉可修订法律、汇总全国狱断数,审理案件,审理高官时甚至连相国、御史都可封驳。这九卿之一的廷尉,是国之肱骨,王之心腹才可以担任的。作为法家之人,廷尉一职对李斯的诱惑不言而喻。

若是他有朝一日真能官拜廷尉,这不正说明大王和公主殿下将他放在了心上,不再忌恨他上一世做过的那些大逆不道、胆大包天的事情了吗?

李斯勉强抑制了一下过于激动的心绪,口是心非道:“廷尉一职,罪臣不敢肖想觊觎。只要王上、殿下明白罪臣如今的一片忠心,罪臣便心满意足了。”

赵瑶君温和道:“世事变迁,那是前世之事。今世李大人忠心报国,半点无逆反之心。阿父他任用人才,向来大胆,只要李大人兢兢业业,忠于大秦,莫说这九卿之一的廷尉了,若你能为大秦立下大功,那百官之首的丞相,也不是没可能。”

李斯自己暗地里早就将大王心里的想法琢磨了一通,原先大王看着,有点意思在扶苏公子身上。但现在,大王已经在心里将王位继承人定为四公主殿下了。

李斯心里其实知道,比起有些邪性,啊不有些神性,且说一不二的四公主殿下,扶苏公子明显更好掌控一些,当官的也能弄从扶苏公子手里弄到权力。

但他却不敢得罪神明,那些小心思,他现在连想都不敢想。神明俯照,神使庇佑,他敢有小心思,不仅会死得很惨,还会臭名流传千古。

李斯便打算老老实实为秦国鞠躬尽瘁,这既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也是弥补上一世自己的弥天大错。

听到这未来继承人,下一代秦国君主,说连丞相职责,自己都可以肖想一二时。

李斯呼吸明显急促了几息,很快又平静了下来:“只要能为大秦做事,只要大王和殿下心里想着臣,臣便心满意足了。”

赵瑶君满意,她指着《论养猪之必要》、《养猪细则》道:“这一文章,一细则,已经无需再改,明日早朝,你便可呈现给我阿父了。今日事毕,我先回宫了。”

李斯和韩非连忙起身,亲自送到门口。

韩非站在门口看着李斯眼下的青黑,憋了好久,吃力地说出一句较为流畅的话来:“师兄劳苦功劳,案牍劳形,那盅猪卵。蛋,定然是王上的关怀,你看你眼下青黑越明显了,我看师兄体虚无力更甚于我,那宝贝还是你吃了吧。”

李斯悄悄摸摸自己眼前的青黑,他的脸顿时拉了下来:“”

哪壶不开提哪壶,师弟果然知道怎么戳他的心窝子!

第69章

猪肉价贱,腥臊而无人吃,但今日情况有些古怪,尤其以南郡为甚。

内史腾如今官拜南郡内使,不仅手握兵马且协管南郡大小事宜。

如此重用一个降臣,实在让人动容。

内史腾心里满怀着嬴政赏识自己,他不仅不计前嫌,还格外重用自己的感激之情。

故而他到南郡走马上任之后,对麒麟殿所出的法令,总是先仔仔细细的阅读,然后按照嬴政的吩咐,一丝不苟的执行下去。

早先,韩国还未破国之时,内史腾就是南郡假守,在南郡深耕多年,可以说最熟悉南郡的风土人情,掌握南郡对他来说,像是喝水、吃饭一般简单。

更何况内史腾不仅能打仗,本身也是个管理内务的好手,加上他配合着秦国一些政策,积极推广铛铛磨、面食、堆肥、冬小麦等政策。南郡日子眼看越来越好,不过短短一年半载的,南郡黔首种除了少量的老顽固外,大部分黔首全忘了自己原先是韩国人。

这些政策加上他本身的优势,使得南郡快速发展。如今南郡还修好了“百里长渠”,那日子更是一日比一日好。

如今南郡黔首也知道了,原来外出给大人们做工,自己是能得到半两钱的。若是得不到,他们也可以去请三老做主,甚至去官府诉讼,这样他们不仅能拿到做工的钱,还能拿到赔偿。

原先韩国人,现在秦国南郡的百姓知道还能这样做的时候,已经惊呆了,谁也不相信这事儿。等到真有人走投无路,告了一个不给工钱的富户之后,不仅得到原先的工钱,还有了两倍赔偿之后,他们才相信了这事儿。

书友推荐:嫁给铁哥们认知性偏差触手怪她只想生存玻璃灯巅峰红颜:从咸鱼翻身开始以你为名的夏天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不乖(姐夫,出轨)在北宋当陪房误入官路鱼目珠子(高干1v1)袅袅春腰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七零大杂院小寡妇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他说我不配见微知著(弟妹 H)骤落无敌从觉醒武器大师开始一品红人
书友收藏:梨汁软糖【1V1甜H】在北宋当陪房异世特工听说你暗恋我以你为名的夏天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官途之平步青云非常权途官路红途绝品风流狂医升迁之路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绝品宏图云婳谢景行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一品红人触手怪她只想生存千里宦途你男朋友下面真大(校园 np 高h)七零大杂院小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