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十一和皇帝也算是做了一桩好姻缘,给皇家找出了筠哥儿这么个苗子。
太上皇再是舍不得权力,也是当过皇帝的人,是最希望维护皇家统治的人之一,就像是他再提拔四王八公与新皇打擂台,可四王八公之首,宁荣二府的打压,最先却是他的手笔。
周公公看着在太上皇校考下还能泰然自若,没有一点心理负担挑糕点的筠哥儿,可谓是开了眼界,看筠哥儿的眼神都不同了。
“听说你还跟着紫麟卫的人学武?学得还很认真,你悄悄跟朕说,是不是想当大将军?”
听说,听说,还不是你们查出来的,还悄悄?
“暂时不会当大将军啦,我还没学过兵法谋略,”筠哥儿面上看着老实得很,“主要是锻炼身体,强身健体,不能学我爹只知道读书。”
太上皇忍俊不禁,“子不言父过,你这是嫌弃你爹的身体?”
筠哥儿一点也没被吓着,“子不言父过,可儿子有劝谏的权力吧?我爹就是不重视身体嘛,我和母亲都劝了他好多次了,我姐姐还知道练五禽戏,就父亲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太上皇想到林如海的身体,想到林家向来就身体不太行,再看如今长得匀称健康,吃东西麻麻香的筠哥儿,人老了,就喜欢能吃是福的小孩儿,“是这个道理,不过,你的意思是不抗拒学兵法?”
筠哥儿奇怪的看着太上皇,“为什么要抗拒啊,有人教我就学,没人教我就不学呗,不过现在也不急,要学的东西还多呢,慢慢来。”
太上皇笑得意味深长,“那若是你真学了,还真打算上战场?”
筠哥儿认真想了想,“也不是不可以。”
“现在天下太平,就连宁荣二府这样的人家都在转文,你还想上战场?”太上皇继续引诱,“你这样在朝臣中可混不开。”
筠哥儿仔细分析了一下这句话,不确定地问,“陛下的意思是还有朝臣不准打仗吗?”
“我们是礼仪之邦,哪儿能发动战争。”
筠哥儿不解挠头,“那要是其他国家来打我们呢?”
“周边都是小国,筠哥儿觉得谁会来?”
筠哥儿被校考惯了,顺理成章跟着太上皇的思路走了起来,“这些年天灾频发,百姓生活不稳,本就容易起乱,我朝还能稳住,但周边游牧民族的生活只会更难,一旦过不下去了,迟早的事儿吧。”
“朝臣会说,都是我们附属国,给点银子粮食就罢了。”
筠哥儿惊讶抬头,“不可能吧?”
太上皇好笑地反问,“如何不可能?”
“我爹要是服软了我都要得寸进尺,他们那些小国还不是我大燕亲儿子呢!”这么简单的道理那些大臣会不懂?
“哈哈哈哈哈!”太上皇被筠哥儿的形容逗得是开怀大笑,直接上手挼了一把筠哥儿圆乎乎的脑袋,看筠哥儿傻愣在了当场,更觉心中畅快。
他诸多儿子之中,只有太子是他满意的继承人,可惜。
如今这么多年了,竟只有一个小儿与他思想一致!
甚至于,连这个小儿都能看出的问题,那些个臣子却要么是真糊涂,要么是装糊涂,而他那个皇帝儿子,怕是都没想过这个问题,只知道一味的压制四王八公,却忘了外面还有祸患。
“周贤,去朕库房,挑几样文房四宝,再把那副老大以前用过的弓箭找出来。”
未了,又对一旁懵了的筠哥儿道:“还有什么想要的,朕让周贤去库房给你找!”
筠哥儿瞬间来劲了,“真哒?”
“真的。”果然还是小孩子,他一个太上皇,还能骗小孩儿不成?
筠哥儿凑过去,笑得乖巧,实打实上演了一个得寸进尺,“陛下,赏我一个我娘能佩戴在官服上的玉佩吧~”
太上皇第一次有些跟不上思维,“你娘,官服?”
筠哥儿理所当然,“昂,就是我生母方姨娘啊,爹爹已经给了娘放妾书了,陛下,就是皇帝陛下不是召见娘吗?娘带了爹的奏折上书嘛,准备争取做个农事官。”
“我以前说长大了给娘挣个诰命的,结果娘自己挣了,我就只能争取一下陛下的赏赐了嘛。”
筠哥儿没有掩饰自己的目的,靠着自己孩童的身份,直白的表露心迹,眼巴巴的看着太上皇。
太上皇脑子重组了片刻,失笑,“这林如海,还真是……”
“不过朕为什么要给你娘玉佩呢?”
筠哥儿理直气壮,“于私,陛下您自己开口的,我这个要求,不过分,于公,我娘当农事官,是利国利民,当之无愧,陛下您是太上皇,不该赏吗?”
太上皇摇摇头,“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