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田两家的大人更是一脸慈祥,孩子们感情真好!
直到第二天,林如海告诉筠哥儿,“昨天你师兄跟我讨论了一下你的身体情况,我想了想,你也五岁了,可以慢慢开始锻炼了,所以等武夫子一到,会调整你的上课时间。”
武师傅,练武?
“虽说是武师傅,不过更多是让你强身健体,而不是打架多么厉害。”林如海认真道。
筠哥儿哪儿还不知道师兄这是嫌他太闲了,偏偏提出的建议他自己也无法反驳还喜欢,哎,一天的时间太短了!
筠哥儿挠挠头,不赞同林如海的说法,“爹,既然要学武,那就要学透,花拳绣腿要不得,不然这时间就浪费了。”这可是自己玩儿的时间。
林如海倒是没想到筠哥儿这么好学,“要学精进可不是容易事,锻炼身体和掌握武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可一点不轻松。”
“我知道呀,可是我想学,文武双全不好吗?”
林如海却深思了起来,筠哥儿有时候说话过于直率,更是对自己的杀伤力没一点感觉。学好武功,说不定得罪了人,也能避免被人套麻袋,“也好,那我给你找个武功好的。”
两人思维不在一条线上,但完美的达成了一个目的,不得不说父子情深。
而黛玉这边要学的也多了起来。
“二月十二是你的生日,也就一个月了,”贾敏满意的看着愈发得体的黛玉,黛玉又长大了一年,六岁的孩子,也不容易夭折了,真好,“也该学着练手了。”
黛玉隐隐有了猜测,也有些跃跃欲试。
果然,“先跟着学管家,元宵后候补的官员也就到了,邀请一些小姐妹来过生日,一起热闹热闹。”
“至于宴会,互动,桌案等如何安排,都由玉儿自己指挥,我只从旁协助,等客人来了,能和哪些玩儿得起来,也交个朋友,以后串串门。”
“玉儿与谁玩儿得来,那是玉儿自己的事情,和家世无关,玉儿可明白?”
黛玉高兴地点头,“玉儿明白,二月十二花朝节,就办个花朝宴!”自信而聪慧的小孩子,总是希望有机会展示自己能力的。
“那母亲,有商人家庭需要邀请吗?”
“那边我和你爹先做个筛选。”
其实贾敏本意不想黛玉的生日涉及政治,但这次填补上来的官员太多,去年的案情也太大,所有人头上都还悬着一把刀,并不安心,今年过年也都没敢聚一起,长此下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正常开展工作。
而黛玉的生日时间又恰好,干脆就让黛玉练练手得了,说出去也更让人安心,不过是孩子间的聚会玩闹。
无论是除夕还是元宵,对于宫中而言都是热闹却繁琐的节日。
当今回到东宫就躺在了床上想休息,万太监却心虚上前打扰,“陛下,扬州来信了。”睡什么睡,还有工作呢!
听到扬州,当今捏了捏眉心,烦躁的起来,无奈伸手,接过信后随手拆了开来,带有困意地往下看,看完后却高兴得直拍床沿,一扫疲倦。
“梓童!林如海这老狐狸,真的站我这边了!”
皇后一脸微笑附和着当今,内心却有些累,你是皇帝啊,能不能不要一惊一乍的。
可想想又有些心酸,谁家皇帝当得这么穷啊,能放心大胆用的心腹都没几个。
哦,是她家皇帝啊……
第34章不合心意王夫人
“三娘这是在记什么?”这天,林如海来到方姨娘院子,却见方姨娘在抄录些什么。
方姨娘放下手中的毛笔,揉了揉手腕,“去年在田间地头,和乡亲们交谈出来的经验,零零散散给记了下来。”
“有些农书上的堆肥,育种等方法,我没亲自试过也不敢直接教给乡亲们。”
林如海听到是农事,也不觉得方三娘一个女子说教乡亲们种田荒唐,就是他们家里现在,吃的还是去年方姨娘种出来的呢,不比外面卖的粮食差。
反而因为方姨娘自己早年就种过田,后又研习不少农书,仔细看起了方姨娘面前的栽种记录。
方姨娘做得十分细致,不仅有他们林家农庄的数据,还有绿水县小农乡中各家的水稻生长情况做比,各家旱田上作物施肥拔草等各种情况对比,实在是太过于精细,难怪方姨娘这么久了还没有整理完善。
“我只道三娘更喜欢外面自在的环境,却没想到三娘是一片丹心,枉我在朝为官,却也不及三娘此举之贤。”
三娘被林如海说得一个起身,有些不知所措,“老爷,不,妾身只是实在不知道能干什么了,就想着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正因为经历过天灾,如今又有了读书明理的机会,所以想抓住一切的机会,帮一帮更多的,像以前自己的家庭。
林如海郑重地放回对比资料,“三娘,说句惭愧的,我不懂这些农事的细节,但三娘想做的事,只管去做,兴趣也好,志向也罢,三娘需要什么,只管找管家和夫人要。”
看着方三娘的不自信和错愕,林如海意识到自己或许不小心给到了压力,“就像三娘说的,能帮一些人是一些人不是?想来以三娘的本事,这三年来,能和乡亲们研究出促进种植的方法,至少在这一带。”